郑天庸第一个要曝光的大导演,选择的是知名度最高的张艺谋。
“摄像出身的张艺谋,对整部影片保持着非常完整、清晰的构思。作为导演,他只用他自己的眼光来完成导演最重要的第一步——善于发现演员,很有眼力,他深知美国成功导演的经验——演员选对了,影片也就成功了60%。”这是老人的第一定义。
从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到今年被炒得火热的《十面埋伏》,他的影片都以缺乏故事性遭到一片嘲笑。郑天庸这样认为:“之所以张艺谋导演故事讲得不好,是因为他自身表现欲望要超过演员的发挥。演员在张艺谋的手中就是一个工具和一个音符,演员所有的表现,早已刻画在导演的头脑中”。郑天庸认为张艺谋导演的分镜头连环画式的剧本,是其导戏的最大特点。“里面演员要对应的角色所表现的眼神、动作、造型甚至拍摄的角度,都已经明白地表现在分镜头剧本中。”但分镜头剧本并不是张艺谋的首创,据郑天庸回忆,早期《神鞭》《宰相刘罗锅》的导演张子恩也使用分镜头剧本。
大家都知道,张艺谋并不是科班出身的导演,由于他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并不善于启发演员,郑天庸说:“这是导演在选完演员后的第二步工作。拍《英雄》时他不指导演员,习惯他拍戏手法的章子怡,也并不是表现得十分刻苦,只是按照规定完成导演要求的动作、姿势和表情。”说到张艺谋导演的成功,单从拍摄中总结,郑天庸概括为六个字――“精力超级旺盛”。
“我在剧组中有意在找,他是怎么成功的?我没有找到他有什么特殊的金刚钻,只发现了一个朴素的秘诀,那就是敬业。一个导演,上上下下要协调整个拍摄队伍的所有工作,在敦煌的时候,拍戏结束了,别人都在休息,我就看到他爬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选外景,他先看好了,然后再叫摄像。我就不明白,这个导演精力为什么如此旺盛?他晚上还有更多具体而琐碎的工作呀!”郑天庸还向记者透露,虽然张艺谋对记者很低调,而且不太愿意接受采访,但他在组里却告诉每一名演员,“大家可以告诉记者,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但绝对不能向娱乐记者耍大牌,这么多行业领域的记者,惟独娱乐记者是碰钉子最多、最有争议的群体,我们应该理解和体谅他们。”
相关阅读
1 寂寞时想回家
好想回家,这个念头好像在我心底压了好久,但问题是,才来学校不到一个星期啊! ——题记 终于熬到了放学,我独自逃离拥挤的人流,塞上耳机,迎着冷的风,漫步在操场,在这一 【查看全文】
2 一个人走以后的路没有你,我一个人走,一样可以走得轰轰烈烈。 ——题记 我曾经爱过一个老师。确切地说,是和一个老师相爱过。 或许在别人眼里,这段情感就是孽缘。可是在我眼里,它就 【查看全文】
3 撑开自己的一片天若用别人的标准去评价自己的人生,你终将失去自己,唯有坚守本心,坚持心灵深处的追求,才能撑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湛蓝澄澈的天空。 追逐本心,不被他人所左右。著名学者顾撷刚 【查看全文】
4 我的超级粉丝500字他,中等身材,偏瘦,高高的鼻梁,眼睛不大,但总是神采奕奕的。 他,一脸严肃,但是,他只要看见我,就眉开眼笑。 他,就是我的爸爸,他还是我的超级“粉丝”呢! 我说爸爸是我 【查看全文】
5 当我途经你的盛放高二学生作文范文前往未来的路途有很多条,每一条路途的风景都迥然不同。记得是一年前回望你高耸的大门时的深深一眼,我就坚信我走在正确的路途上,邂逅你,并途径你的盛放。 似乎还有许多回忆 【查看全文】
6 归有光的一天600字幽静的项脊轩传来一声哀叹,妻子的心莫名的开始悸动,想起自己的丈夫归有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妻子暗暗抽泣。一想到家自己为数不多的时日,她决定哪怕用尽毕生之力,也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