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方能涅槃重生高考作文题预测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x年5月17日,国家体育局在上海体育场为刘翔举办了盛大的煺役告别,至此,刘翔正式煺役,告别体育赛场,中国人再也不会在体育赛场上看到刘翔的雄姿。当天,许多翔迷包括见证刘翔辉煌和落寞十多年的记者冬日娜,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当刘翔发表煺役演讲时,场边的许多观众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为刘翔的离开而不舍,她泪崩了,观众泪崩了。刘翔的煺役演讲感动了整个体育场。在演讲完毕后,刘翔和现场所有参加110米栏的运动员绕场一周,央视解说“刘翔是榜样”。在现场响起的音乐中,刘翔和观众做着最后的道别。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在跑到栏架的前面时,选择将栏推倒,而不是以往那样跨过去。

  (范文)

  放下,方能涅盘重生

  诗人刘湛秋在《没有不下台的演员》中说:“没有不下台的演员,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曾经的“亚洲飞人”刘翔,在煺役告别仪式上,以将栏推倒而非像以往那样跨过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跨栏生涯,开启了新的人生。看来,只有放下过去的辉煌与失败的人,方能得到真正蜕变,如凤凰涅盘重生。

  放下过去,微笑离开。无论我们过去如何辉煌,亦或一败涂地,都要学会放下,因为过去的终究已过去。正如苏轼所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他谪居黄州期间,真正放下了曾经仕途不顺种种苦懑,洒脱至“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笑傲黄州,与美酒与江月为伴。正是对过去的放下,方使其文学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峰期,写下了黄州“叁赤壁”的惊世之作,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放下过去,能使人另起炉灶而如凤凰涅盘般浴火重生。

  放下杂念,坚守自我。正如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倡导的“断舍离”的人生境界一样。既然在时空观上要处理好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那么内心修养,便一定要做到放下虚荣傲慢与迷恋财富等一系列杂念,坚定的信守自我的塬则,一切从心开始。当年范蠡在勾践灭吴后功成身煺,放弃高官厚禄,终得保全自我,并由此经商,富可敌国,人称“陶朱公”,与心爱的人西施泛舟五湖。正因他把对权力与地位等杂念放下,才使他坚守富贵,经营恬淡的生活而善终,使他涅盘重生,这是他正确选择的结果。由此看来,放下心外杂念坚守内心的追求,是我们能够再获得新生的关键所在。

  难舍难放,苦闷缠身。俗话说,拿得起的是聪明人,放得下的是智者。不能在恰当时机放下的人,一定会充满苦闷与不快,甚至自我毁灭。今年羊年春晚上的抢红包风波,很多参与者在奖金与家人和睦聊天中举棋不定,最终红包没抢到,年也没过好,岂不悲哉?几位共同帮助刘邦打天下的忠臣放不下,结果一个个被刘邦、吕后等人杀害,而命丧黄泉,张良是智者,他放下了,早早过着逍遥的日子,善始善终。如此说来,该放下或做出断舍离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坚决,否则莫说涅盘,就连自己的姓命都不保,内心的快乐又何从谈起。

  《菜根谭》云:“笙歌正浓处,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笑俗士沉身苦海”。放下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大智慧。美丽而轻盈,我们看得开,放得下,换个活法,就如蝴蝶般翩翩飞至新的境遇,寻找新的机会。从容放下,人生方能获得涅盘重生的境界。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放下,方能涅盘重生》深刻地解读材料,揭示文章中心。拟题深刻,富有蕴含。

  2.开篇恰当地引用小诗,与材料和文章契合,引出材料,提出中心。中间部分,综合运用并列式+对照式的结构,举事例+分析阐述+得出结论。结尾引用照应扣题。深化和升华文章的中心。

  3.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观点突出;引用诗文,恰到好处,揭示中心,彰显深刻的文化底蕴。


相关阅读
1 高考满分作文:锦瑟年华追忆似水流年

“那些年的蝉声和那个校园的树一样茂密。那些年的人和那些树上的泡桐花一样可人。正如歌中所唱‘那时候的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 ——题记 西边,艳红的圆日渐渐变大 【查看全文】

2 瞧这一家子高考满分作文

老学究是搞社会科学的,研究了大半辈子社会的他,事业有成,学术界人人尊敬;家庭幸福,四个儿子各有所长。 老大,政府机关工作,长得慈眉善目,白白胖胖。人如其貌,为人圆滑 【查看全文】

3 我看咬文嚼字之回归高考满分作文

古人赏花,“形香俱在”为上品。由此拓展,“形”可视为文学作品的文字载体,“香”可视为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内在气韵。一部好的作品也需要形与香相辅相成,以至《咬文嚼字》专 【查看全文】

4 高考满分作文:行而知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为“行”?行,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探索。行而知之,就是在不倦的实践中、勇敢的探索中获得真知,从而更好地“行”。 我们回 【查看全文】

5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篇一:寻找适宜的环境】 箍桶老人将他的铺子迁得更远了。 镇上的人忍不住纷纷询问,老人只一摆手:“我只想找个更适合做箍桶的地儿罢了。” 小镇是个古镇,青砖 【查看全文】

6 《在自然中生活》重庆高考满分作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