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孩子以实力赢得赞誉的高考满分作文


  随其心而助其欲谓之“纵”,随其意而默其行谓之“容”。一味地“纵容”,一味地“爱与关心”,一味地“拔苗助长”,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是“利”,抑或是弊?面对朋友圈中越来越多的拉票语段与链接,面对着家长们不惜动用金钱与人脉,只为孩子赢得冠军之名的乱象,我不禁陷入深深思考——这种大张旗鼓地拉票闹剧是否是对孩子的另类伤害?

  当手机屏幕被那抑或真情抑或煽情的字眼霸屏时,我会选择漠视,我会毫不犹豫地指尖一滑逃离那片是非难辩的区域。依我之见,微信拉票,拉的是人脉,拉的是金钱,这种风习,于孩子而言,其弊远大于利。是的,多数家长让孩子参加比赛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多参与、长见识,比赛的规则设计和靠微信投票的评选方式却扭转了他们的初衷,比赛变成了家长人脉以及“朋友圈”人数规模的较量。孩子的实力、参赛表现、作品质量等本该成为决定胜败关键的因素,却变得不重要了。

  况且,用微信拉票行为,作为评价父母对孩子关注的程度与其说是“爱”,倒不如说是天下父母对孩子畸形要求所体现出的盲目无知。评比活动,拼的是水平,是孩子个人能力的体现,如果本是孩子的比赛却成了家长间人脉的比拼,那么孩子辛辛苦苦的作品不就成了一纸空谈吗?

  看看中国的足球吧,凭关系上场、经贿赂进队、假球、黑哨、裙带帮,把轰轰烈烈、人声鼎沸的中超摧残得门可罗雀,将曾经的亚洲强队折磨成人见人欺的鱼腩之旅——多少才华横溢的足球俊杰因无钱上贡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于是,泱泱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排不出能踢好球的11人队形,成为国人的心病和隐痛。由此可见,公平正义与国计民生、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如果长期助长拉票之风,使关系学、人脉论、后门风充斥于各种评选平台,优秀的平民子弟如何得以脱颖而出,他们如何能够获得公正的评判与认可?这岂不成为民之不幸、国之灾难吗?

  再说,我们培养孩子,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看学生的实际表现如何,但靠亲友团拉票,这样的假成功对于孩子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我想,当一切竞争能回到公平正当的轨道,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拼博与真实的才能,能够挺直腰板站在领奖台上接受通过自身优秀而获取的胜利果实时,这才是家长们真正值得欢欣、值得欣慰、值得庆祝的时刻。


相关阅读
1 我看咬文嚼字之回归高考满分作文

古人赏花,“形香俱在”为上品。由此拓展,“形”可视为文学作品的文字载体,“香”可视为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内在气韵。一部好的作品也需要形与香相辅相成,以至《咬文嚼字》专 【查看全文】

2 高考满分作文:行而知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为“行”?行,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探索。行而知之,就是在不倦的实践中、勇敢的探索中获得真知,从而更好地“行”。 我们回 【查看全文】

3 高考满分作文:锦瑟年华追忆似水流年

“那些年的蝉声和那个校园的树一样茂密。那些年的人和那些树上的泡桐花一样可人。正如歌中所唱‘那时候的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 ——题记 西边,艳红的圆日渐渐变大 【查看全文】

4 瞧这一家子高考满分作文

老学究是搞社会科学的,研究了大半辈子社会的他,事业有成,学术界人人尊敬;家庭幸福,四个儿子各有所长。 老大,政府机关工作,长得慈眉善目,白白胖胖。人如其貌,为人圆滑 【查看全文】

5 《在自然中生活》重庆高考满分作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 【查看全文】

6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篇一:寻找适宜的环境】 箍桶老人将他的铺子迁得更远了。 镇上的人忍不住纷纷询问,老人只一摆手:“我只想找个更适合做箍桶的地儿罢了。” 小镇是个古镇,青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