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难出大师


  巨人牛顿将自己视为海滨玩耍的小孩,此番评价叩问着我们这个时代及世人——为何再难出大师。

  曾几何时,中国也经历过大师云集的时代。鲁迅、康有为、梅兰芳、“三钱”……从科学至人文领域无不星光璀璨,然而时代走入现代,再无大师闪耀人心。这又是何缘由?事实上,此时代的“大师”正是缺乏牛顿那般自我卑视,那般对灵魂的涤荡。

  想起周国平对人的比喻:“世界是大海,人都只是只容量确定的碗,他的幸福便是碗里的水,我看见许多可怜的小碗拼命在海里翻腾,为的只是舀到更多的水。”生活之海,名利之水,激荡翻腾。很多时候,我们的“大师”就像这些碗一样,不知自己的容量,更没有对以往的自我有过否定。于是,我们不难理解,大师之所以成大师,正是大师们能够通过不断观照,反省自我的内心,认清自我以及客观世界的极限,确定自己这只“碗”的容量,从而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不断获取新的生命,新的发展。

  然而,牛顿那般对自我的扬弃并非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洒脱。人易被困难,挫折击退,无法前行,这于今天的时代犹甚。因此大师更需要有勇气来对自我作深入骨髓式的反省与诘问,完成自我救赎。托翁便借小说《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自我救赎,借以来对自我人性作出一记有力的叩问。如此,不难说明大师总为灵魂圈起一块生存的绿地。

  牛顿自喻海滨玩耍的小孩亦让我想起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然而,你可知齐老也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齐老却记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之。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更令人肃然起敬。

  不难理解,此般低姿态亦是一种大师对自我的卑视。其实,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外表下,有一颗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发芽开发饱满的花来,骄傲绽放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

  为何再难出大师?或许真缺少自我卑视。我们期待一位位如牛顿般的巨人,共同撑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关阅读
1 等你轻声呼唤我

我的青春如同蒲公英对自己的寂寞,追逐得无怨无悔。 生命是一场豪华的角逐,有些人乐此不疲,有些人毅然退出,冷眼旁观。而我,则绕着生活边缘漫步,从容不迫。 黑暗给了我黑 【查看全文】

2 做更好的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富。 ——题记 在我们成长的青春里,总会遇到优秀得耀眼的人,我们不停追赶,却总是匍匐在他们的影 【查看全文】

3 旋转木马的圆圈

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转了一个大大圆圈,终点,原来还是我的起点...... {小学,蒲公英的夏天} 眼前忽然闪烁起小学时倔强的性格,对一切的不服气。辗转多个学校,记忆最深的却是那个最 【查看全文】

4 责任55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乃至对国家的责任。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小心碰坏了一辆 【查看全文】

5 老车夫

生活已经让我们麻木,很少有什么事情能感动我的心。看着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大赚人们的泪水,可是生活依旧平淡,没有什么可以叫我们动心。 供暖改造弄的家里乱糟糟的,加上家由于 【查看全文】

6 我知道300字

我知道你热情开朗 我知道你喜欢唱歌跳舞 我知道你不甘寂寞 我知道你默默地想着心事 无论你在哪 都被我永记在心 我知道你的眼晴 向远方遥望 我知道你是一个 非常善美的女子 我知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