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曲儿分三等,这第三等视其为噪音,第二等当作伴奏,摇头晃脑一边听一边做事,这头等便是全神贯注,身临其境地听。
品曲亦分三等,三是品其词,二是品其调,一是品其情。当然,我不是什么专业肩上认识,也不是什么作曲家,对音乐一窍不通,自是不敢造次。凭对音乐的欣赏和主观判断而已。品曲即静心,透过曲子品味幽韵,寻求精神寄托。一首好曲子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只是真正静下心去品,便能被深深吸引。
今天听了一曲古筝曲,说不上品,在嘈杂的教室,找不到知音,只能算听而已。但我却仍被这古筝深深吸引了。因为这确是一首好曲子,确是有着震撼人心的美。先对曲子不了解,细细一听,古筝先是叮咚一响,接着寥寥几声,拨动心弦。渐渐曲亦舒缓,细柔婉转。恰如一鸿流水低回,淌过圆润的鹅暖石,在水草里窸窣作响。仿佛又听见缕缕清风,拂起水波,涟漪荡漾。细流这时忽遇峭壁,筝弦一勾,一提,一抹,静水化作颗颗珍珠飞落,又轻打在石上,顺着石壁轻盈而下。
一问,是名曲《高山流水》,真恨自己孤陋寡闻,这又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梁祝》和《高山流水》一样,它们有着动人的旋律,所不同的是,《梁祝》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
索性找来《梁祝》的古筝曲,细细品味。悠扬的前奏顿时把我带到那个书院,幽静自然。再细听一会子,才觉得曲子里飘出千万缤纷彩蝶。飞舞着微润的双翅,小小的触角点着一潭秋水,丝丝眷恋遗落。远处的英台山伯彼此回眸却无法牵手。爱情本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里永恒的主题,但如今流传的故事,翻拍的电影远不及这一曲来得生动,是英台的纤纤玉手滑落在山伯的墓前,是化蝶前的一滴深藏的泪涌出,我无法描述这种扣人心弦的感动,只有你亲自去品,才会懂得。我相信这不仅是其曲感情的深切,更是其文化内涵的沉淀。在民间纯朴的古代,人们将女子的一厢情愿情愫融在曲中,面对封建礼教,面对不合理的制度,以死殉情,以血溅墓。
不光是《梁祝》,《渔舟唱晚》《二泉映月》等同样优美,耐人寻味。它们以一种以静为美的文化姿态傲立于世界曲目之中,那样质朴流传的曲子,怎能与如今的庸词俗调相比?它们没有风靡一时,它们是文化艺术,是曲艺瑰宝,是大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它们必将继续流传下去。
品曲,静心;品曲,冶情;品曲,亦品文化。
在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中,肯留一点空挡来品一首曲子,岂不甚妙?其实,用心去听,便是最高境界的品法。不论用什么调子,民俗的,便是美的,自然地,就是真的。把我们的日子品得如曲子一般,岂不有了美,有了真?由此看来,品曲不仅是回味过去的文化,更是美化生活。让我们品曲一首,感动一次,过好我们的小日子,便构造了社会和谐的大生活。
相关阅读
1 带着那份平凡的幸福出发
心中的烦闷重重积压在胸口,连星期天的时间也那么不自由。 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一家小面馆。 店面不大,但却收拾得很干净,让人感觉很舒服。 由于错过了买早餐的高峰,所以这家小 【查看全文】
2 根之颂也许,一切的一切,来源于那个绿色的梦,来源于那个最初的绿色希望的追求。 只因为那个绿色的梦和希望,才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 把心灵深处的纯真托给了森林,把美丽的 【查看全文】
3 爱书说的750字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吸引着不同的人。有的人爱花,有的人爱树;有的人爱画,有的人爱琴,而我却爱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诚挚的朋友。 书可谓是包罗万象,种 【查看全文】
4 梦在脚下幽深的大海呼唤着希望,湛蓝的天空催生着成熟,海阔天空,是我所梦。但是心中亦有一盏炽烈的明灯,光亮刺痛我迷蒙的眼睛,它告诉我:梦在脚下。 杨柳依依,春暖花开。真是一条 【查看全文】
5 怀念的丝丝的忧伤,伴随着雨的哀愁。雨下的那么重,同时也刺痛了我的心,独自坐在位置上,看着同学们的嬉笑打闹,感受着自己带来的孤独,仿佛自己永远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太多的美 【查看全文】
6 秋天的味道每一座城市都有Ta的味道,而江南水乡最值得回味的一定是大闸蟹了。到了这个季节,这里到处都充满着浓浓的蟹香味,如果和当地人擦肩而过,似乎都会嗅到从Ta身上释放出来的蟹的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