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达成的循环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一种静谧悠远的高雅情趣,是中国古代隐世文化的体现,它教导人们要远离社会,远离红尘,远离众人。追求自己心中的宁静,但这种情趣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

  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网络的力量让隐士无所遁形,哪怕是终南山隐居的道士,也被人们一个个的发现并报道,从客观上讲隐居已几乎无法做到。

  在现代社会当中,一个人无法离开社会而单独存活,可古人却可以脱离社会达成自给自足的循环。比如五柳先生等人只需在青山绿水间住一间草屋,耕几亩农田,饲几只鸡豚便可过活。但现代人却无法脱离整个社会,哪怕你在山间种田也需去种子站买一种,否则就算你自己留下田种,也无法生长。为了使你的庄稼茁壮成长,你还需要去购买杀虫剂和化肥。哪怕你不接电网去买柴油发电机,为了获得光明,也需要购买柴油,除非你想生活在黑暗之中,昏昏度日。今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独形成一个循环自己过活。所以这种隐士情趣虽高远,却很难在现今社会实现。

  今人和古人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但为什么古人能独立形成一个循环过活而今人却不行呢?这是因为社会的形态的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度,发展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便是可以自给自足,形成经济的循环。而现代的中国,却已迈入工业化社会,正由前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迈进。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关键在于社会分工与协同度的提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工艺的复杂化,人和人之间工作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社会分工也愈加的细致。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一个农民一生就是不断的重复中粮食吃粮食种粮食的循环,他所能为社会提供和他能得到的,无非只是与那些微薄的粮食等价的报酬。他所作的与其它农民所做的并无二样。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一个工人生产的芯片,能够与他人生产的截然不同的零件结合成相机、手机、发动机甚至是航天飞机。同时他所能收到的回报也会变得多元化,电视,冰箱,洗衣机,他在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贡献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回报,让他与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无法自己形成循环。因此,一个在现代社会立足的人必定是不能离开整个社会而单独存活下去的,隐士的精神在当今已经不再适用。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坚持责任与义务的相统一。在获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报酬的同时,为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贡献,因此这种隐士的情趣已经不适合当今世界。


相关阅读
1 秋天的味道

每一座城市都有Ta的味道,而江南水乡最值得回味的一定是大闸蟹了。到了这个季节,这里到处都充满着浓浓的蟹香味,如果和当地人擦肩而过,似乎都会嗅到从Ta身上释放出来的蟹的气 【查看全文】

2 带着那份平凡的幸福出发

心中的烦闷重重积压在胸口,连星期天的时间也那么不自由。 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一家小面馆。 店面不大,但却收拾得很干净,让人感觉很舒服。 由于错过了买早餐的高峰,所以这家小 【查看全文】

3 怀念的

丝丝的忧伤,伴随着雨的哀愁。雨下的那么重,同时也刺痛了我的心,独自坐在位置上,看着同学们的嬉笑打闹,感受着自己带来的孤独,仿佛自己永远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太多的美 【查看全文】

4 梦在脚下

幽深的大海呼唤着希望,湛蓝的天空催生着成熟,海阔天空,是我所梦。但是心中亦有一盏炽烈的明灯,光亮刺痛我迷蒙的眼睛,它告诉我:梦在脚下。 杨柳依依,春暖花开。真是一条 【查看全文】

5 根之颂

也许,一切的一切,来源于那个绿色的梦,来源于那个最初的绿色希望的追求。 只因为那个绿色的梦和希望,才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 把心灵深处的纯真托给了森林,把美丽的 【查看全文】

6 爱书说的750字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吸引着不同的人。有的人爱花,有的人爱树;有的人爱画,有的人爱琴,而我却爱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诚挚的朋友。 书可谓是包罗万象,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