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欧阳修

发布时间:2016-08-19 00:00

  这篇“采桑子欧阳修阅读答案”是由小编L.L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8.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9.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采桑子欧阳修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8.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9.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8.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9.首词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采桑子欧阳修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8、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比喻,把风平浪静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水面的晶莹澄澈。②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衬托出西湖的幽静。(4分,每点2分,答“动静结合”“衬托”“反衬”亦可)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的《相州昼锦堂记》阅读题目和答案

[宋]欧阳修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是一项是() A.世有令德,为时名卿令:美,好 B.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矜:注重,珍重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被:及, 【查看全文】

2 欧阳修《琅琊溪》阅读答案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 【查看全文】

3 欧阳修《醉翁亭记》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 【查看全文】

4 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查看全文】

5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这首词构思严谨,意象鲜明,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 【查看全文】

6 采桑子欧阳修翻译解释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得一首词。这首词以轻松淡雅得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得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