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修的这首诗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全诗如下: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啭:鸟婉转地啼叫
②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③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④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⑤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⑥始知:现在才知道。
⑦不及:远远比不上。
【译文一】
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译文二】
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乌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画眉乌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这是。首追求人生自由的颂歌。诗中既有浓郁的济味,又有深邃的理趣。堪称一首真正的哲理诗。其主要特点有:
首先,情、景、理三者结合.理趣盎然。全诗四句、前二句写景,景中寓理;后二句言理,理不离景。而景和理又都体现并贯穿着诗人赞美大自然和追求自由的充沛热情,这种热情洋溢在全疗的字里行间。使情、景、理三者融合。既不离诗的特质,又富有意趣情韵,使诗味和理趣熔于一炉、不仅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而且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其次,以物喻人,寓意深远。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画眉乌,实际上是在写入。诗中以“金笼”喻官场,以鸟“锁向金笼听”,比喻官场的受束缚和不自由;又以鸟在“林间自在啼”,比喻摆脱官场后的自由和快乐。采取这种以物喻人的写法,蕴含丰富,寓义深远,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赏析
这是首相思词,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全诗如下: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 【查看全文】
2 欧阳修词作鉴赏望江南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欧阳修词作鉴赏 这是 【查看全文】
3 欧阳修的文学造诣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是由语文迷的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的欧阳修的文学造诣,欢迎阅读与借鉴。 【查看全文】
4 欧阳修苦读原文翻译欧阳修苦读,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欧阳修苦读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欧阳修苦读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查看全文】
5 欧阳修《醉瓮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查看全文】
6 相州昼锦堂记赏析 欧阳修欧阳修的这篇文章结构精巧,连接自然,采取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讲述了官至将相,衣锦还乡的情况,表达诗人欧阳修对于韩琦的由衷赞美敬佩之情。 相州昼锦堂记 仕宦而至将相,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