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发布时间:2016-08-27 00:00

  关于岑参的诗我们接触的很多,不知道各位想到岑参时,会想起他的什么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探讨一下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岑参(715年~769年),祖籍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后迁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五岁读书,九岁作文,十五岁隐于嵩山之南,三十岁进士及第。岑参世出名门,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尝自称“国家六叶,吾门三相”,后来家道中衰。幼年丧父,从兄受书,“能自砥砺,遍览经史”,“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天宝三载(744年)举进士,授右内帥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年)至至德二载(757年),曾两度出塞。一是天宝八载(749年)赴安西,在高仙芝幕府;二是天宝十三载赴北庭,在封常清幕府。唐肃宗时,任右补阙,出为虢州长史,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人称“岑嘉州”。

  岑参一生抱有救国安民的“开济策”,但是“生平未得意”,始终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晚年罢官之后,心境十分悲苦,曾有“眼看春色老,羞见梨花飞”之说。

  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真实地展示了边塞风光。在描写战争时,岑参常常避开正面的厮杀,仅写战前与战后,在构思上别出心裁。岑参的边塞诗成就最高的是那些描绘边疆奇异风光的作品。有《岑嘉州集》。

  边塞诗人中,前人常将高、岑并举,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其实,高、岑之诗,各具特点,元人陈绎在《诗谱》中说:“高适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就边塞诗而言,这个评论是很有见地的。

  传说在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军人,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

  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岑参的边塞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相关阅读
1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原文赏析

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格调豪迈乐观,尤其把夜宴写得兴会淋漓,充满了盛唐的时代气象。 【原文】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⑴ 弯弯月出挂城头⑵,城头月出照凉州⑶。 凉州 【查看全文】

2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岑参

引导语:《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如下: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⑴ 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⑵,千峰万岭雪崔嵬⑶。 【查看全文】

3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赏析

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巧妙地将写景与送别相结合,运用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出热海的奇异风光,并在极写热之后拈出一寒字,以上文所有对热的描 【查看全文】

4 岑参的生平简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雪夜归图,而且反映了诗人政治生涯的酸辣,那么,对于作者岑参,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岑参生平简介,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查看全文】

5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赏析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⑴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 【查看全文】

6 岑参的诗句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岑参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岑参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