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发布时间:2016-10-22 00:00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⑴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⑵,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⑶,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⑷,金山西见烟尘飞⑸,汉家大将西出师⑹。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⑺,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⑻,幕中草檄砚水凝⑼。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⑽,车师西门伫献捷⑾。

  【注释】

  ⑴走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行:诗歌的一种体裁。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

  ⑵走马川行雪海边:一作“走马沧海边”。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⑶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

  ⑷匈奴:泛指西域游牧民族。

  ⑸金山:指今新疆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⑹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⑺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⑻五花连钱:五花,连钱 指马斑驳的毛色。

  ⑼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⑽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⑾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蘅塘退士本作“军师”。伫:久立,此处作等待解。献捷:献上贺捷诗章。

  【白话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走马川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或天宝十四载(755年),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相关阅读
1 岑参字号是什么

引导语:岑参,唐代诗人,他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流传千古,古代人都有字和号,那么,岑参的字号是什么? 问题:岑参的字号是什 【查看全文】

2 岑参的拼音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不平凡的一生吧! 【岑参的拼音】 应该读 【查看全文】

3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原文

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寓贬于褒,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 寄左省杜拾遗⑴ 联步趋丹陛⑵,分曹限紫微⑶。 晓随天仗入⑷,暮惹御香归⑸。 白发悲花落, 【查看全文】

4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查看全文】

5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

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⑴ 天山雪云常不开⑵,千峰万岭雪崔嵬⑶。 北风夜卷赤亭口⑷, 【查看全文】

6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赏析两篇

引导语:《火山云歌送别》是岑参的作品。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言辞雄壮,气势磅礴,充满浪漫色彩。 火山云歌送别 岑参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不开,飞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