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发布时间:2016-11-05 00:00

  引导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全诗如下: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岑参

  强欲登高去②,无人送酒来③。

  遥怜故园菊④,应傍战场开⑤。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③无人送酒: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这时正好王弘送酒来了,于是醉饮而归。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白话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作者介绍】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

  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集》。


相关阅读
1 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引导语:《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岑参的一首诗,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全诗如下: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唐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 【查看全文】

2 岑参 《经火山》

岑参的《经火山》运用夸张、反问、衬托以及化用古文等手法描绘了火焰山奇特怪异的景象和无穷无尽的强大威力,抒发了作者在边塞施展宏图的志向。全诗想象新奇,意境深广,颇具 【查看全文】

3 岑参名作赏析

岑参是湖北江陵人,曾两度赴西北边塞,边塞诗很多。 逢入京使① 故园东望路漫漫②,双袖龙钟③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①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 【查看全文】

4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赏读

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强欲登高去②,无人送酒来③。 遥怜故园菊④,应傍 【查看全文】

5 诗雄岑参

引导语:岑参(约715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气势宏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 【查看全文】

6 注释琴台司马相如翻译唐诗作者赏析岑参原文

《司马相如琴台》作品介绍 《司马相如琴台》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8卷。 《司马相如琴台》原文 司马相如琴台 作者:唐·岑参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 台上寒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