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火山云歌送别》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言辞雄壮,气势磅礴,充满浪漫色彩。全诗如下:
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⑵,火山五月火云厚⑶。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⑷,薄暮浑随塞雨回⑸。
缭绕斜吞铁关树⑹,氛氲半掩交河戍⑺。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注释】
⑴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横亘于吐鲁番盆地的北部,西起吐鲁番,东至鄯善县境内,全长160公里,火焰山主要为红砂岩构成,在夏季炎热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砂岩熠发光,犹如阵阵烈焰升腾,故名火焰山。
⑵突兀:高耸的样子。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
⑶火云:炽热的赤色云。
⑷乍:突然。逐:随着。胡风:西域边地的风。
⑸薄暮:接近天黑时。浑:还是。
⑹缭绕:回环旋转的样子。铁关:铁门关,故址在新疆境内。
⑺氛氲:浓厚茂盛的样子。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戍:戍楼。
【白话译文】
火山高高耸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云铺山盖岭凝滞不开,方圆千里鸟儿不敢飞来。
火云清晨刚被胡风吹断,到傍晚又随着塞雨转回。
回环缭绕吞没了铁关树,蒸腾弥漫半掩了交河戍。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东,山上孤云将随你向东去。
【作者介绍】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
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集》。
相关阅读
1 唐代诗人岑参的读音
岑参的作品及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恢宏,想象及其丰富,雄奇瑰丽,奔放热情,满怀报国之情。他尤其擅长边塞诗,七言歌行。现存今岑参作品约403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查看全文】
2 岑参人物介绍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人物生平】 岑参(cn shēn)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 【查看全文】
3 岑参《过碛》赏析岑参的《过碛》诗真实、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独特环境中所看到的独特景色、所产生的独特感受,体现出作者低迷困惑的心情。 过碛⑴ 黄沙碛里客行迷⑵,四望云天直下低⑶。 为言地 【查看全文】
4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强欲登高去②,无人送酒来③。 遥怜故园菊④,应傍 【查看全文】
5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是一个人们普遍地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唐代有更多的任侠尚武之气,又有着从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些诗人主动入幕、游边、使边,去接受战争的洗礼。他们在体验大漠穷秋 【查看全文】
6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赏析岑参的《登嘉州凌云寺作》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记叙的是登凌云寺的所见所感。 登嘉州凌云寺作⑴ 寺出飞鸟外⑵,青峰戴朱楼⑶。 搏壁跻半空⑷,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⑸,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