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7-05-06 00:00

  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格调豪迈乐观,尤其把夜宴写得兴会淋漓,充满了盛唐的时代气象。

  州馆中与诸判官①夜集

  【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②。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

  ①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使府设于此地。馆:客舍。判官: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作本诗时,作者在凉州作客。②月出:首句“月出”指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花门楼:指凉州馆舍的楼房。

  【文学知识】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人。以边塞诗著称,想象力丰富,格调积极乐观。

  【参考译文】

  弯弯的月亮银光铺泻,照耀着整个凉州城。月光下的边塞重镇荡漾着一片琵琶声。夜已深深,河西幕府中仍传来动听的音乐声。,已分别了三五年的老朋友们今夕欢聚。花门楼前的草又已泛黄,岁月催人,哪能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定要一醉方休。

  【阅读训练】

  1.后一句的头顶住前一句的尾,这种修辞手法叫________,在前五句中表现这种手法的词语是________。

  2.前四句描写凉州的景象:_______,显示当时的凉州城____的景象。

  3.此诗的过渡句是“________”。

  4.此诗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其根据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顶真(顶针) 城头、凉州、琵琶

  2.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 繁华安定

  3.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4.豪迈乐观,奋发向上 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

  二: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B.“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

  C.“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

  D.结尾两句“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


相关阅读
1 岑参《送郭乂杂言》古诗原文

古诗《送郭乂杂言》 年代:唐 作者:岑参 地上青草出,经冬今始归。博陵无近信,犹未换春衣。 怜汝不忍别,送汝上酒楼。初行莫早发,且宿霸桥头。 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早年已 【查看全文】

2 逢入京使 岑参的读音

在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所以出现了许多边塞诗派的诗人,岑参就是其中的以为。他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的小编和 【查看全文】

3 冬夕岑参

引导语:冬夕,顾名思义,冬日夕阳时(从张骥和陆游的诗里可以看出冬夕应该是冬天的夜晚)。冬夕在中国古代多为诗名,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岑参的《冬夕》。 冬夕 唐代 岑参 浩汗霜 【查看全文】

4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原文

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寓贬于褒,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 寄左省杜拾遗⑴ 联步趋丹陛⑵,分曹限紫微⑶。 晓随天仗入⑷,暮惹御香归⑸。 白发悲花落, 【查看全文】

5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

引导语:《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诗围绕早朝两字作文章,气势迫促,遂致全篇音节微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诗。 【查看全文】

6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原文赏析

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格调豪迈乐观,尤其把夜宴写得兴会淋漓,充满了盛唐的时代气象。 【原文】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⑴ 弯弯月出挂城头⑵,城头月出照凉州⑶。 凉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