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暮秋山行》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构思新奇巧妙,意境幽远凄清。
暮秋山行
岑参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注]①飒飒:风声。②旻: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③鶗鴂:杜鹃鸟。
诗歌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
衬托。诗歌开头就写马疲卧在长坡上,以马疲于山行及渡口西沉的斜阳衬托了诗人倦于奔波的心情。“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疲于奔波、寂寞无聊的心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前四句均描写景物,虽然没有人物出现,但从诗歌标题来看,是写诗人暮秋时分在山间行走所见到的景象。一个“疲”字奠定了景物的基调,也交代了诗人的心情。山林空寂,山风吹起,飒飒作响,好像有人在这里,其实根本就没有人,以“空林”和“飒飒”的风声衬托诗人心中的寂寞无聊。
拓展阅读:岑参《暮秋山行》鉴赏
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⑴。
苍旻霁凉雨⑵,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⑶,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注释】
⑴飒飒(sà):风声。
⑵旻(mín):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
⑶鶗鴂(tíjué):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白话译文】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赏析】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如有人” 的比喻,更加反衬出树林的空寂。“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诗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由于“疲”。由“千念”一转,写所感。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然而这一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在这里,诗人用屈原诗意,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实际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诗的最后两句在上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岁月已晚,而自己仍在异乡漂泊奔波。“远行”二字呼应题目“山行”,表现此行之遥远艰辛,同时暗示出远行奔波之毫无成就。诗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诗的这四句中说明了;而“苦辛”二字则为“暮秋山行”作了总的归结。 将暮秋景色与山行所感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衬托,从而突出了诗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写山色四句,语句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意境幽远凄清,与全诗格调极为和谐。
相关阅读
1 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注释及翻译
引导语:《敦煌太守后庭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写出了酒筵喜庆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欢快的心情。全诗如下: 《敦煌太守后庭歌》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 【查看全文】
2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独具特色的边塞诗。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⑴ 侧闻阴山胡儿语⑵,西头热海水如煮⑶。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 【查看全文】
3 岑参七言《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近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轻松,是别具一格的小诗。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⑴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⑵。 道旁榆荚⑶ 【查看全文】
4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引导语:《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诗围绕早朝两字作文章,气势迫促,遂致全篇音节微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诗。 【查看全文】
5 岑参文学成就引导语:岑参(cn shēn)(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的文学成就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岑参的文学成就 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查看全文】
6 岑参写雪的诗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他的所作的两首与雪有关的古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