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作者: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绝句 迟日江山丽》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相关阅读
1 杜甫《赠李白》诗别解
杜甫和李白有很深的交谊,常有诗作互相酬和。本文所及是其集中现存最早的《赠李白》诗。全诗如下。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 【查看全文】
2 翻译注释作者原文杜甫《悲青坂》作品介绍 《悲青坂》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6卷第44首。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旧历七至十月间,唐军与安禄山叛军之间打了两场大的战役,唐军力所不敌 【查看全文】
3 杜甫《后游》《后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后游》赏析: 寺忆曾游处,桥 【查看全文】
4 杜甫阁夜的诗歌鉴赏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 【查看全文】
5 杜甫写春雨的诗句一、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款项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二、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 【查看全文】
6 杜甫《阁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诗的风格,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教学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