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六绝句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1.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章:泛言文学。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
2.凌云健笔:高超雄健的笔力。意纵横: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3.嗤点:讥笑、指责。
4.前贤指庾信。后生,指"嗤点"庾信的人。畏后生:即孔子说的"后生可畏"。但这里是讽刺话,意谓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后生可畏"了。
这组诗大约写于宝应元年(762〕。在我国文学史上,用绝句这种体裁论诗,这是首创。杜甫在这组诗中评点作家,批评当时文人相轻的风气,谈自己的学习和创作体会。由于他见识精确,因而不仅他的观点深为后人认可,而且这种以诗论诗的形式也常为后人效仿。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意图,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云:"此诗非为庾信、王、杨、卢、骆而作,乃子美自谓也。方子美在时,虽名满天下,人犹有议论其诗者,故有'嗤点'、'哂未休'之句"。《杜诗镜铨》引蒋云:"公每以庾信自比,殆亦兼遭时言之"。
组诗第一首论庾信。杜甫评庾信曾有"清新庚开府"之语,此又言"老更成";又云"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明杨慎《升庵诗话》云:"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史评其诗曰绮艳,杜子美称之曰清新,又曰老成。绮艳、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余尝合而衍之曰:绮多伤质,艳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诗,绮而有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都是初唐时期著名的作家,时人称之为"初唐四杰"。当时体:意谓四杰诗文的体裁和风格在当时自成一体。
2.轻薄:肤浅轻薄者。哂:讥笑。这句说一些轻薄的文土们对四杰的诗文不断讥笑。
3.尔曹:即你们。这是不客气的称呼,犹言"尔等"、你们这些人。
4.不废:不影响。这里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包括四杰在内的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将象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
"四杰"之名最早见于与四杰同时代的诗人宋之问的《祭杜学士审言文》:"后复有王、杨、卢、骆,继之以子跃云衢。王也才参卿于西陕,杨也终远宰于东吴,卢则哀其栖山而卧疾,骆则不能保族而全躯。……人也不幸而则亡,名兮可大而不死。"这个评价既不是依年齿,又不完全是以诗文成就论高下,但以后人们沿用了这一说法。《旧唐书》卷190上云:"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以为然。"
四杰诗名虽在其生前已显,但杜甫此诗的推重无疑是很有力度的。诗的后两句比喻恰切有力,深为人们称诵。
其五
不簿今人爱古人1,清词丽句必为邻2。
窃攀屈宋宜方驾3,恐与齐梁作后尘4。
1.薄:小看,看不起,轻视。
2.必为邻:一定要引以为邻居,即不排斥的意思。
3.窃攀:内心里追攀。屈宋:屈原和宋玉。方驾:并车而行。这是对轻薄文士说的:你们想与屈原、宋玉齐名,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能精神和才力。
4.齐、粱文风浮艳、重形式轻内容。这句紧承上句说:如若不然,恐怕你们连齐梁文人还不如呢!
杜甫针对当时文坛流行的厚古薄今现象,提出不论对屈、宋、汉、魏、齐、梁文人,初唐四杰或者同时代的诗人,都应该给予合理的评价和应有的尊崇,只要其作品有清词丽句就应该肯定。杜甫的文艺观既不随流俗、求真求实,又富于卓越的识见。他对屈、宋、汉、魏文学的推重和对齐、梁文学的批评,都符合文学史的实际,因而深得后人赞同。
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1,递相祖述复先谁2?
别裁伪体亲风雅3,转益多师是汝师4!
1.这句说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
2.递相祖述: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复先谁:不用分先后。
3.别裁伪体:区别和裁汰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亲风雅: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
4.转益多师:多方面寻找老师。
杜甫主张认真学习前人的优秀文学传统,同时代人也应互相取长补短。他信奉传统的诗教观念,认为《诗经》之风诗和雅诗是典范,应该好好学习。
《唐宋诗醇》云:"以诗论文,于绝句中又属创体。此元好问《论诗绝句》之滥觞也。"
戏为六绝句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1)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2)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3)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4)
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5)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6)
其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7)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8)
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9)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10)
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11)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12)
《戏为六绝句》就是杜甫这类绝句诗标本之一。以诗论诗,最常见的形式是论诗绝句。它,每首可谈一个问题;把许多首连缀成组诗,又可表现出完整的艺术见解。在我国诗歌理论遗产中,有不少著名的论诗绝句,而最早出现、最有影响的则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相关阅读
1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登高》诗歌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 【查看全文】
2 杜甫《北征》北 征 杜甫 皇帝二载秋, 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 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 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 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 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 恐君有遗失。 【查看全文】
3 杜甫诗歌中的爱国精神杜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爱国精神是其诗歌的灵魂。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诗的国度,唐王朝的诗人、诗作可谓众多,但很多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查看全文】
4 杜甫《阁夜》详解《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1、阴阳:指 【查看全文】
5 《高都护骢马行》杜甫唐诗鉴赏高都护骢马行 杜甫 安西都护胡青骢, 声价欻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 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 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 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 【查看全文】
6 杜甫作品《兵车行》鉴赏兵车行 作者 :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