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六)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释:
[1]瞿唐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2]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3]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为了潜行曲江,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通御气: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4]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游览芙蓉园。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5]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黄鹄:鸟名,即天鹅。《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6]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锦缆,彩丝做的船索。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7]歌舞地:指曲江池苑。此句是说昔日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凉寂寞,令人不堪回首。
[8]秦中:此处借指长安。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风烟:战乱、战火。
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这两句是说,瞿塘峡与曲江相隔万里,但战乱遥接,形成如秋天般的萧森气象。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从目前的万里风烟,想到过去的歌舞繁华,寓情于景。黄生《杜诗说》评曰:“二句分明在此地思彼地耳,却只写景。杜诗至化处,景即情也。”可谓评得精当。
赏析:
本篇慨叹安史之乱以来,长安城满目疮痍。诗人在万里之外的瞿唐峡口,回想往日玄宗游幸曲江的盛况,对自古帝王州的今昔盛衰变化,不胜感慨。
相关阅读
1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全诗赏析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 【查看全文】
2 杜甫唐诗《咏怀古迹·其一》赏析《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一首。此诗吟咏庾信,并对庾信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 【查看全文】
3 听吴小如讲杜甫在杜甫诞辰一千三百年的日子里,诗离我们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不必让所有人都做这个填空题,只是让我们自称的文化人填一下空即可,一叶知秋,便可测试出如今我们共有的文 【查看全文】
4 杜甫《石壕吏》原文及翻译《石壕吏》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杜甫《石壕吏》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 【查看全文】
5 杜甫《又呈吴郎》诗歌鉴赏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 【查看全文】
6 杜甫新婚别原文及赏析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