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早年的生活情况记载很少,主要从他的诗歌中得知。杜甫生于712年2月12日,准确的出生地尚未知晓,但估计在巩县(今巩义市)。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他的父亲是杜闲,曾官至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审言生闲,闲生甫”。
杜甫的母亲是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在杜甫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杜闲续娶了卢氏,为杜甫的继母,但是杜甫并没有从卢氏身上得到多少母爱,反倒是他二姑担当了母亲的角色,把小杜甫抚育成人。杜甫有一个哥哥,早夭,还有3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到他们,但杜甫从未在诗中提到他的继母。
杜甫自小好学,七岁便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见杜甫是个早熟的孩子。杜甫幼年很是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但这个早熟孩子超强的记忆力和出众的文学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西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开元二十九年,他返回洛阳,筑室首阳山下。
约在此时,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结婚。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的齐赵之游。
相关阅读
1 《饮中八仙歌》杜甫译文和赏析
《饮中八仙歌》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 【查看全文】
2 关于杜甫的名言名句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杜甫的名言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出师未捷身先 【查看全文】
3 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篇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 【查看全文】
4 《泊岳阳城下》杜甫作品鉴赏《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 【查看全文】
5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导语:在诗歌领域,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因为其诗歌具有强烈的写实性、细节性、典型性又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作品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在中 【查看全文】
6 登岳阳楼 杜甫翻译导语: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