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
相关阅读
1 杜甫古诗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诗圣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歌不仅限于沉郁顿挫一个特点,他的风格是多样性的,有时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一个悲凉凄惨的意境;有时营造昂扬激烈、热情崇高的 【查看全文】
2 李白诗《赠花卿》原文翻译赏析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 【查看全文】
3 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 【查看全文】
4 杜甫 丽人行《丽人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查看全文】
5 杜甫草堂园林特色杜甫草堂的建筑布局、山水以及植物配置的特色之处,通过园林造景营造诗意的境界。 一、杜甫草堂的简介 杜甫草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 【查看全文】
6 杜甫《恨别》诗歌鉴赏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