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的圆圆的秋月是多么皎洁美好,妻子却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情。夜露深重,你乌云似的头发被打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注释
1、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内室。看,读平声。
3、怜:想。未解:尚不懂得。
4、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5、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6、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相关阅读
1 杜甫诗词《日暮》的诗意赏析
《日暮》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赏析】: 大历二年 【查看全文】
2 浅析杜甫《登高》与蜀地重阳习俗通过杜甫《登高》了解当时蜀地的重九习俗,对于加深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作品进行创作发生方面的关照,对于作家创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读者也会有所 【查看全文】
3 《不见》杜甫唐诗鉴赏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知 【查看全文】
4 杜甫《客至》赏析【详细】《客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 【查看全文】
5 杜甫《晚晴》《晚晴》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晚晴》译文: 山村的傍晚阵 【查看全文】
6 杜甫《登高》全诗解读一曲《登高》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诗人杜甫那满脸的皱纹,紧锁的眉头,还有那天地之间孤独的背影。《登高》郁结了杜甫太多的悲愁,字字读来都是诗人眼中的泪,心里的血。 《登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