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 杜甫唐诗

发布时间:2015-07-01 00:00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杜甫诗《恨别》鉴赏

  《恨别》是杜甫上元元年(760) 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渴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意切,沉郁顿挫,感人肺腑。

  首联领起“恨别”,点出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说明离家之远;“五六年”,可见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离开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赴秦州,寓同谷,后又到达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作此诗时,距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


相关阅读
1 《空囊》杜甫唐诗鉴赏

空囊 杜甫 翠柏苦犹食, 明霞高可餐。 世人共鲁莽, 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 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 留得一钱看。 杜甫诗鉴赏 乾元二年(759) ,杜甫弃官由华州寄居秦州同谷 【查看全文】

2 杜甫诗歌的地理特质

杜甫一生基本上是漂泊流落以终的,在行走迁徙的过程中,他览阅山水无数,对自然地理的认知识不断深化,带有切实质感的山脉水系亦每每从浓郁激荡的诗情中走出。 读万卷书,行万 【查看全文】

3 杜甫全诗《贫交行》鉴赏

《贫交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反复咏叹,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韵,吐露出诗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之情。 贫交行⑴ 翻手为云 【查看全文】

4 杜甫草堂的简介

天水东柯草堂:东柯谷杜甫草堂,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柳河村。据《元一统志》、《古董锁记》、《雍大记》等史载始建于北宋哲宗绍圣(1094-1097)年间,距今900多年了,历经宋、元、明、 【查看全文】

5 杜甫《登高》全诗翻译赏析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诗文解释: 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 【查看全文】

6 登岳阳楼杜甫

《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唐诗赏析: 这首诗的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