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风格

发布时间:2015-12-22 00:00

  【风格】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意象】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相关阅读
1 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

导语:杜甫诗歌的风格表面虽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实际字里行间充满着浪漫主义精神,诗歌的风格和意蕴不是单一的,而是集众家所长,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杜甫是 【查看全文】

2 杜甫《登高》的诗境形态解读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一个平视的世界里生活。而杜甫的《登高》这首诗,却给我们换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视点,在山边、在水涯,才会真正体察到,天高地迥,顿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的 【查看全文】

3 杜甫《登高》的断裂与矛盾

导语:杜甫《登高》诗题一作《九日登高》,这是诗人于大历二年(767)年九月九日漂泊夔州时的拔山扛鼎之作,被誉为杜甫七言律诗第一。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社会仍是一片 【查看全文】

4 杜甫《饮中八仙歌》译文及注释

《饮中八仙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 【查看全文】

5 《秦州杂诗》其一杜甫

秦州杂诗 杜甫 其一 满目悲生事, 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 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 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 心折此淹留。 杜甫诗鉴赏: 杂诗,古代诗人常用的题目,内容 【查看全文】

6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鉴赏: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