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古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5-09-15 00:00

  八月十五夜月(二)

  作者: 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译文: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赏析:

  这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相关阅读
1 品读杜甫

清明返乡,生出一个强烈的欲望,就是读杜甫。 少时读唐诗,喜欢“三李”。李白傲视权贵,张扬自我,可谓飞扬跋扈;李商隐耽于梦境,迷离惝怳;李贺兀兀不平乃遁入鬼域,奇崛而诡 【查看全文】

2 杜甫《望岳》的艺术特点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 【查看全文】

3 杜甫《丽人行》赏析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 【查看全文】

4 杜甫《春水生二绝》全诗注释鉴赏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查看全文】

5 杜甫诗词《绝句二首》(其一)的诗意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 【查看全文】

6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译文及赏析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漫与 一作:漫兴)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