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
作者: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
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
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
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
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赏析:
“转蓬”比喻辗转流离,远离家乡,好像飘零的蓬草
“行地远”是指离家越来越远
直:正在,正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的意思是,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 的白毛。
秋毫的意思是鸟类秋天生出的羽毛,在此比喻月宫白兔的兔毛。
手法:象征,对比
相关阅读
1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 【查看全文】
2 《杜甫诗三首》教学建议这篇课文拟用三课时教读。大体的安排是:(1)《望岳》和《春望》各用半课时;(2)《石壕吏》用一课时;(3)实践活动(对偶练习、改编短剧并演出或其他)也用一课时。具体建议如下: 1.由于 【查看全文】
3 杜甫《诸将五首(其二)》诗歌鉴赏诸将五首(其二) 杜甫 韩公本意筑三城, 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 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 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 诸君何以答升平? 《诸将五首》 【查看全文】
4 杜甫三吏三别是哪些三吏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 【查看全文】
5 杜甫诗词《潼关吏》的诗意赏析《潼关吏》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 【查看全文】
6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