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杜甫一生,曾经也苦苦追求一个“金饭碗”,而不屑于那些“破铜烂铁”。 他在二十四岁那年,赴东都洛阳参加“国考”——科举考试——相当于今天的高考,不幸落了榜。此后在西京长安期间,杜甫坚持“两手抓”,一方面第二次参加考试,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另一方面“曲线救国”,向玄宗皇帝三次献赋,并且托关系,奔走豪门,求其援引,当然这在当时是无数文人士子的惯例,并非什么丑闻。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杜甫于天宝十四年(755)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在任八个月左右),至德二年(757)又当了一年的左拾遗,官虽不大,却是京官,皇帝侍臣,也算是“国家机关公务员”了。
然而杜甫这位诗圣、“情圣”(梁启超语),从政实非所长,终究不适合官场的生活。例如在任左拾遗期间,杜甫很快就因不识时务,犯颜直谏,疏救房琯而得罪了肃宗,断送了自己政治前程:被贬为华州司功,去陕西华县管地方上的文教祭祀这类工作去了。杜甫的“金饭碗”总共也就端了可怜的一年多而已。
“高不成”之后,老杜也坚持“低不就”。他很快就弃官往秦州了。他的好友严武三番五次劝他出仕,他大都拒绝了。就连屡次上奏皇帝为他争取来的“工部员外郎”这样的官职(相当于工业部副司局级),他任职仅仅半年也就辞去了。
杜甫不是不想做官,但他想做的是“窃比稷与契”、“立登要路津”的大官京官,有所作为,兼济天下,而不愿做碌碌无为的小官、地方官,更不愿与大小官员们同流合污,尸位素餐,如黄雀一般但营口食,如蝼蚁一般但求其穴。与其恬不知耻地蝇营狗苟,阿谀奉承,尔虞我诈,还不如高蹈远隐,回到他的乡间茅屋隐居作诗了。
相关阅读
1 成都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又名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公园旁,占地24公顷。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杜甫草堂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查看全文】
2 品读诗圣杜甫的饮酒史李白是诗仙,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李白能够酒后作诗,杜甫也不例外。 饮酒史对于诊断有着重大价值,对心脑血管、营养代谢、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疾病的病因 【查看全文】
3 秋尽杜甫原文及赏析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秋尽杜甫原文赏析,仅供参考! 秋尽杜甫原文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 【查看全文】
4 关于杜甫的诗歌原文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 【查看全文】
5 《春宿左省》杜甫全诗赏析《春宿左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诗人是如何描写的,也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春宿左省⑴ 花隐掖垣暮⑵,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⑶,月傍九霄多⑷。 不寝听金钥⑸, 【查看全文】
6 杜甫的四大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