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后游》全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6-12-22 00:00

  《后游》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后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诗记叙了诗人重游修觉寺的见闻感受,重在抒写内心的情绪。虽重在抒情,但景语生动,情语深切,情景交融,理趣盎然。

  后游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杜甫《后游》注释

  ⑴后游:即重游(修觉寺)。

  ⑵曾(céng):一作“新”,一作“重”。

  ⑶怜:爱。

  ⑷有待:有所期待。《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⑸烟光:云霭雾气。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冷。”

  ⑹暄(xuān):暖。

  ⑺此:指修觉寺。复何之:又去往哪里呢。

  杜甫《后游》白话译文

  想起以前曾经游览过的修觉寺和桥,这次重游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

  杜甫《后游》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于上元二年春曾一度到新津(今属四川),游修觉寺,写了《游修觉寺》诗。同年再次游修觉寺即写了这首《后游》。

  杜甫《后游》赏析

  《后游》是杜甫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由于心态的不同,旧地重游往往会有绝异的感受,在《游修觉寺》中,杜甫客愁重重,在《后游》中,杜甫却又客愁全减。诗人带着游修觉寺的回忆跨过可爱的小桥再次登山访古刹。在诗人看来,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或游客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或游客去领略欣赏。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诗人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这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语的“寺”和“桥”提到谓语动词“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意思是说,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诗人,“等待”着诗人的再游;花与柳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诗人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诗人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表面看来好像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来表现这样的情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更为感人的效果。此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相关阅读
1 《秦州杂诗》其九杜甫全诗赏析

杜甫《秦州杂诗其九》写了一座不为常人注意的驿亭,却深得诗人留连忘返,从而表现了诗人对安宁平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如下: 今日明人眼,临他好驿亭。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 【查看全文】

2 杜甫《赠李白》

《赠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 【查看全文】

3 杜甫春望原文翻译

导语: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杜甫春望原文翻译,欢 【查看全文】

4 《月》杜甫

《月》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月》作者简介 :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 【查看全文】

5 《野人送朱樱》杜甫唐诗鉴赏

《野人送朱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这就从内容上增添了生活层面和感情厚度。 【查看全文】

6 杜甫《腊日》赏析

腊日 腊日常年暖尚遥, 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 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 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 翠管银罂下九霄。 赏析 从句中可以看出,往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