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遣怀》赏析

发布时间:2017-01-13 00:00

  《遣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下面是杜牧《遣怀》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遣怀》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解】

  落魄:仕宦潦倒不得意,飘泊江湖。魄一作拓。楚腰:指细腰美女。《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娼妓。

  掌中轻: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飞燕外传》)。

  十年:一作三年。

  青楼:旧指精美华丽的楼房,也指妓院。薄幸:薄情。

  【韵译】

  飘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载酒而行。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场春梦;留连青楼,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遣怀词义】

  遣怀(qiǎn huái ):犹遣兴。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香山·达道》:“白氏集中,颇有遣怀之作,故远道之人,率多爱之。”元 元怀《拊掌录》:“公文采甚奇,但前次被公喫了酒,后极索寞,今次不敢相留,留此酒以自遣怀。”清 恽敬《<坚白石斋诗集>序》:“是故愁苦可以遣怀,欢娱亦可以致感,知此者,可以读坚白石斋之诗矣。”清 毛秀惠《乙卯秋外赴金陵省试不售诗以慰之》:“重阳风雨滞幽斋,失意人难作遣怀。”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为追忆十年前的扬州岁月而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

  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他在扬州期间,与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

  赏析: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公元833-835年(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非如某些文学史所论游戏人生,轻佻颓废,庸俗放荡之什。《唐人绝句精华》云:“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诗可见其概。”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

  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娼妓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

  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

  “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却一事无成,丝毫没有留下什么。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拓展阅读:杜牧经典诗作

  【写景清丽】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咏史高妙】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抒情隽永】

  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相关阅读
1 杜牧《张好好诗帖》及成就

引导语:《张好好诗帖》是杜牧唯一的传世墨迹,有着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是学习二王书法的绝佳范本,开启了二王书法雄健的审美特质,转笔法可谓其用笔上的最大特色,是我们打 【查看全文】

2 杜牧清明诗的来历

引导语:《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七绝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查看全文】

3 杜牧 过华清宫

《过华清宫》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这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的事情,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 【查看全文】

4 杜牧与刘禹锡咏史诗比较

杜牧与刘禹锡的咏史诗都可称为经典,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呢? 一、咏史诗的界说 关于咏史诗渊源及其发展,前人已有很详尽的论述,又因为不是本文论述的内容,故不赘笔 【查看全文】

5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把偶然进入视线的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加以艺术剪裁和点染,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画图。 齐安郡中偶题 其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 【查看全文】

6 杜牧生平简介

引导语:杜牧想必很多人都熟悉,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写下很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牧生平简介。 介绍 杜牧 (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