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牧的赠别二首拼音,欢迎阅读参考。
赠别二首 (其一)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1.本诗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被人赞为“无理而情深” ,结合诗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5 分)
2.请说明本诗最后两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其使用的妙处。 (6 分)
参考答案
1.明明多情,却说“总无情”,视为无理。诗人实际表达的是因爱的太深,无论怎样,都难以表现内心的多情,是为情深。相关诗句“唯觉樽前笑不成”。诗人想在对情人举樽道别时能强颜欢笑,宽慰情人,却始终挤不出笑容。送别时明明内心感伤,却说到“笑”且“笑不成”表面,表面好像“无情”,实际是因为“情至深”。(答出理解,给三分;结合诗句分析,给两分。)
2.最后两句把蜡烛拟人化,妙处一:是将蜡烛的“烛芯”巧妙说成“蜡烛有心”;妙处二,是进一步把“蜡烛有心”解读成替人“惜别”之心;妙处三,是把蜡烛彻夜流淌的烛泪,说成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漫漫长夜的忧伤惜别也彻夜伤心落泪,妙处四,是借此巧妙而动人的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长夜不寐洒泪伤别。(答拟人一分,解读四分,4点说出3点就可得满分。)
参考译文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时却像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却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会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直流到天明。
简析
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着重写惜别,描绘与歌妓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最后两句移情于烛,赋予其人的丰富感情,含思深婉,缠绵悱恻。
相关阅读
1 杜牧《赠别 其二》
引导语:《赠别》是杜牧的作品,诗文总两首,第二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赠别 其二》。 赠别 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 【查看全文】
2 杜牧《阿房宫赋》阅读杜牧的《阿房宫赋》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意思: 词活用为 词)。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 【查看全文】
3 杜牧的诗与仕途杜牧,他胸怀治国大志却最终做了诗人,实在是他人生的不幸。 当然,杜牧曾几欲入仕,因为要实现他进步的政治主张。他的思想在《阿房宫赋》里已有深刻的阐述。阿房宫金碧辉煌、 【查看全文】
4 杜牧《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引导语: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查看全文】
5 杜牧《山行》练习杜牧的《山行》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热烈蓬勃的景象,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股英爽俊拔之气溢于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 【查看全文】
6 杜牧《阿房宫赋》知识点引导语:《阿房宫赋》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这篇文章也是高考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房宫赋》知识点。 一、古今异义 1、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