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出塞作》

发布时间:2015-02-10 00:00

  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 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 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 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 汉家将赐霍嫖姚。

  本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前四句写边境纷扰、战火将起的形势。“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称唐朝的吐蕃。“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吐蕃正在这里进行打猎活动,这是紧张局势的一个信号。写打猎声势之盛,正是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这两句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高適《燕歌行》 “单于猎火照狼山”之句,古诗中常常以“猎火”来暗指战火。“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进一步描写吐蕃的猎手们在暮云低垂,空旷无边的沙漠上驱马驰骋,在秋天草枯,动物没有遮蔽之处的平原上射猎。这一联象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番健儿那种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

  前四句刻画形象,有声有色,是实写;后四句便采用虚写,写唐军针对这种紧张形势而进行军事部署。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这两句,对仗精工,很有气势。“护羌校尉”和“破虏将军”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障”是障堡,边塞上的防御工事。登障堡,渡辽河,都不是实指,而是泛写,前者着重说防御,后者主要讲出击,一个“朝”字和一个“夜”字,突出军情的紧迫,进军的神速,表现了唐军昂扬奋发的士气,雷厉风行的作风。此联对军事行动本身没有作具体的描写,而只是选取具有曲型意义的事物,作概括而又形象的叙说,就把唐军紧张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写出来了,收到了词约义丰的艺术效果。“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汉家”借指唐朝,“霍嫖姚”即汉代曾作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借谓崔希逸。这两句是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在诗尾才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收结颇为得体。这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此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 (《唐宋诗举要》引)这段评论是中肯的。


相关阅读
1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参考翻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 【查看全文】

2 王维中秋佳节的诗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 【查看全文】

3 王维《渭川田家》诗歌鉴赏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 【查看全文】

4 王维《息夫人》译文及赏析

《息夫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息夫人1 莫以今时宠2,难忘3旧日恩4。 看花满眼泪5,不共楚王言。 【注释】 息夫人: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 【查看全文】

5 王维《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作者:唐王维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注释: ①全 【查看全文】

6 王维《新晴野望》鉴赏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鉴赏: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