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少府》王维唐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5-06-23 00:00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王维诗鉴赏

  这是一首赠友诗。题目冠以“酬”字,表明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和以此诗。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首句平淡自然似开宗明义,写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这“惟好静”的“惟”字却很有余味,令人疑惑并猜测,同时引出下联。

  王维早年也有过积极入世,一展宏图,以匡世济国的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乐观的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之士相继受到排斥、打击,朝政日趋腐朽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正所谓“自顾无长策”,然而。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却隐含着愤懑,对朝政的失望使他选择了园林归隐这条道路。“空知返旧林”的“空”字,含有“徒然”的意思。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却是隐约可感。

  那么,王维接下来为什么又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呢?

  联系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既含有消极情绪,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厌恶与否定仕途生活的意味。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怡然自得,这是多么令人舒心惬意啊!“松风”“山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历来有象征高洁之意。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松风、山月都似乎善解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最后,“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回到题目上来,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吗?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逝去了。末句五字,又淡淡地勾勒出一幅画面,以此作法,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的“神韵”呢!这里的“渔歌”,又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梦辞章句》注曰: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也就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的意思。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表现出不愿同流合污的志向。这样的结局句,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可谓一种妙结。


相关阅读
1 王维的诗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赏析: 此诗 【查看全文】

2 相思 王维

王维的相思该首古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 【查看全文】

3 王维《老将行》原文赏析

《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全诗分三部分,开头十句是 【查看全文】

4 解读王维《终南山》诗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 【查看全文】

5 关于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的王维古诗赏析

古诗《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年代:唐 作者王维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 【查看全文】

6 王维《鸟鸣涧》原文赏析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