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陇头吟》励志诗词

发布时间:2015-08-21 00:00

  【年代】:唐

  【作者】:王维——《陇头吟》

  【内容】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赏析】: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题目一作《边情》。

  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何等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的笔锋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不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标吗?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沉沦边塞!关西老将闻笛驻马而不禁泪流,这当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写得悲怆郁愤。关西老将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呢?诗中虽未明言,但最后引用了苏武的典故,是颇含深意的。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了,如此尽忠于朝廷,报效于国家,回来以后,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安慰关西老将的话,但实际上,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如此。这就深化了诗的主题,赋予了它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清人方东树推崇这首诗说:“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沈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昭昧詹言》)在十句诗中,作者把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这三种类型的人物,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这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今日的长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陇上行人,后日的关西老将?而今日的关西老将,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陇上行人,前日的长安少年?诗的主旨是发人深省的。


相关阅读
1 王维诗词《送梓州李使君》的诗意赏析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诗。诗人想象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此诗选取最能 【查看全文】

2 王维《少年行》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少年行 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1)请简要分析“偏坐”的表达效果。(3分)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诗人 【查看全文】

3 王维《新晴野望》古诗赏析

《新晴野望》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 【查看全文】

4 王维顿悟开南宗,从此画家喜参禅

王维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唐代禅 【查看全文】

5 王维《杂诗》全诗赏析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 【查看全文】

6 王维《从军行·吹角动行人》阅读答案及赏析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早期的作品。全诗八句四十字,描述了青年士子跨马离家至凯旋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游侠的赞赏。 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