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维的《鸟鸣涧》①,完成题目。(8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家附近。
1、诗中 字突出了春夜山涧的特点。(2分)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4分)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静(2分)
2、以动衬静(2分)。月亮爬上山头,清光遍照涧谷,惊醒了树上夜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喳喳地鸣叫几声。(2分)
3、抒发了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2分)
【试题解析】
【1】试题分析:这首诗描写了桂花、山、月、鸟等景物,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了山里的幽静与闲适,突出了春夜山涧静的特点。
考点:这是有关诗词鉴赏考点。
点评:诗词鉴赏在近年的语文中考中逐渐走俏,成为文学鉴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应对这一题型进行深入探讨,掌握诗词鉴赏的方向和角度,对学生的审美培养有很大的益处。
【2】试题分析:该句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了山里的幽静与闲适。用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语: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如:月亮爬上山头,清光遍照涧谷,惊醒了树上夜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喳喳地鸣叫几声。
考点:考查学生品析古诗的表现手法,用语言描绘画面的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时一定要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乐景哀情、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用语言描绘画面 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答案,即景象内容与特点。做答时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放到诗句中寻找描写对象及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事件、氛围、人物的喜怒等等。另外,还要了解古诗中一些表现方法,比如本题的两词语运用的“以动写静”(把静态物写成动态)。
【3】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诗中诗人写“桂花”,写“春山”,写“月夜”,写“鸟”写“涧”,笔法丰富,意境美妙,不难理解诗人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考点:赏析古诗,品析诗人的情感。
点评:本题不难,此诗是名诗,所写内容明确,易于理解。理解诗情,一要了解诗的内容,是写自然景物的,还是写社会生活的,二要了解诗的情调,诗人写景状物表现的情调是愉悦的还是沉郁的,三要了解诗人的写作方法,有没有借景抒情,借物讽喻,透析诗外之意,也可联系作者的身份、身世、处境去理解诗歌的情感。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抱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诗 【查看全文】
2 王维杂诗翻译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 【查看全文】
3 王维《山居秋暝》读后感山居秋暝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维《山居秋暝》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王维《山居秋暝》读后 【查看全文】
4 王维唐诗《送别》译文、赏析《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送别 下马饮君酒⑴, 问君何所之⑵?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⑶。 但⑷去莫复 【查看全文】
5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野望》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 【查看全文】
6 王维诗《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