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15-12-15 00:00

  开元七年(719年),唐代大诗人王维19岁时入京参加京兆试,事先得知一消息:此次京兆“解头”(京兆试第一名称“解头”)在试前已拟定人选,乃是与王维一同应试的书生张九皋。原因何在?原来张九皋请人拜托了太平公主(唐高宗之女、唐玄宗姑母),太平公主已命试官将张九皋定为解头。

  王维本想凭真才实学夺得“第一”,得知此事后,深感不安。于是来到岐王府中。见到岐王,一番交谈后,王维将京兆试官已拟定张九皋为解头的消息告诉了岐王。同时请求岐王能说动公主改变主意。

  岐王听罢王维的一番诉说,深感为难,因为太平公主性格倔强,若为此事与之力争,则深为不便。但若听之任之,将张九皋定为解头,则又不情愿。左思右想,岐王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岐王知道太平公主喜欢读诗,而且喜欢琵琶乐曲。若是能让太平公主知道王维在诗歌、音律方面的才能,她也许会改变主意。

  岐王告诉王维,回去之后做两件事情。第一,从以往诗作中选取佳作,抄录十首。第二,选取琵琶新曲一首,此曲务必哀切动人。5日过后,王维前来王府。见到岐王后,岐王告诉王维,即将与王维同去公主府第。岐王见王维衣着寒酸,若以一介寒士的身份去见公主,似乎欠妥。于是取来锦绣衣衫,让王维换上。随后,王维身携琵琶与岐王一同来到太平公主府第。

  到了公主府第,岐王先见公主,公主设宴款待岐王,并安排乐舞助兴。此时,岐王让人将王维传了进来。

  太平公主第一次见到王维,只见王维年轻貌美,风姿英绝。于是问岐王:“此是何人?”岐王答:“是一知音。”随即,岐王让王维献上一首自谱新曲。只见王维应手挥弦,潇潇洒洒,大弦小弦丁冬作响,乐声哀婉凄切,动人心魄。

  一曲终了,公主问王维:“此曲何名?”王维起身回答:“郁轮袍。”公主听罢,极口称赞。

  此刻,岐王对公主道:“此生不仅精通音律,擅奏琵琶,而且就文章而言,恐当世也无人能及。”公主听了岐王的一番议论,随即便问王维有何佳作于世间流传。

  王维再次起立,将事先抄录好的诗卷奉上。公主阅罢,又是一阵惊奇。因为这些诗篇都是太平公主日常朗诵的诗篇,本以为俱是古人佳作,未料想出自王维笔下。

  公主让宫婢将王维带入室内,换上华丽无比的锦绣衣衫。然后置办酒宴,安排王维入宴,坐在宾客的上首。席间,众人谈笑之际,公主觉得座中王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不禁一再瞩目。

  岐王见此情景,心内大悦,知道时机成熟,便开口对公主道:“近日京兆试,若得此生为解头,诚所谓国之精英。”

  公主听罢,急忙问:“为何不让其应举?”岐王答:“此生不得首荐,所以不愿应试。据传闻贵主已谕京兆试官,将解头拟定为张九皋。”

  公主听罢,笑道:“哪里是我的安排,无非是受人之托罢了。”然后,对王维说:“此次解头,非你莫属,我当为你助力。”王维再次起身拜谢,随后,公主让宫人将试官召至府第,命宫女传公主的旨意。

  京兆试毕。王维得中解头,一举登第。


相关阅读
1 王维《红豆》

《红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唐诗赏析: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 【查看全文】

2 王维古诗的空静之美

王维擅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他的诗歌创作,受隐逸之风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较大,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神会于物,超入禅境,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 【查看全文】

3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词鉴赏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③。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④。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⑤。 【查看全文】

4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古诗

古诗《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年代:唐 作者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 【查看全文】

5 王维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维不仅多才多艺,他本人还是一个极为英俊的美男子。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够那么幸运,能够成为他的妻子呢? 关于王维妻子的资料,在史书上没有详细的介绍。只知道王维的 【查看全文】

6 王维《燕支行》古诗

古诗《燕支行》 年代:唐 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 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 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 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 朝廷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