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城坳》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小诗精练含蓄,诗文透露出作者视昔而悲的情感,发人深思。具体的表达的情感我们一起来看下!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注释】
①新家:新住到。
②来者:后来的人。
③复:又。
④空:徒然地。
⑤昔人:过去的人。
【白话译文】
新迁到孟城口居住,可叹只见衰柳而不见昔日种柳之人。
以后来到这里居住而追念现在的又是何人呢?我们不必徒然地悲叹这里昔日的主人。
【赏析】
《孟城坳》是《辋川集》里的第一首。辋川在今陕西蓝田西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孟城坳即孟城口,就在辋川风景区内。
小诗《孟城坳》写得精练含蓄,耐人寻味。王维新近搬到孟城口,却可叹那里只有疏落的古木和枯萎的柳树。这里的“衰”字,不仅仅说“柳”而已,而是暗示出一片衰败凋零的景象。有衰必有盛,而何以由盛而至衰,令人不堪目睹!这就透露出悲哀的感情。
接着,诗人给自己排解。诗人在这里安家是暂时的,以后来住的还不知是谁,诗人又何苦去悲哀呢?过去那种古树参天、杨柳依依的盛景,原是前人所有的,诗人不必为前人所有而悲呢,这当然是徒然伤感的呀。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讲到聚会时的“欣于所遇”,到“情随事迁”的感概,即一喜一悲,认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维在这里感叹盛景的被破坏,含有今之视昔而悲之意;而“来者”,自然又会有后之视今的感叹。这是发人深思的。[1-2]
孟城口本为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宋之问曾以文才出众和媚附权贵而显赫一时,后两度贬谪,客死异乡。这所辋川别墅也就随之荒芜了。如今王维搬入此处,触景伤情,透露出他难言的心曲。此时,李林甫擅权,张九龄罢相,这使王维带着深深的失望和隐忧退隐辋川,故当他看到目前这一衰败景象时,心绪再也不能平静,很自然地想到别墅的旧主人,自己为“昔人”宋之问而悲,以后的“来者”是否又会为自己而悲?这正是诗人不愿去思考而又难以摆脱的思绪。诗人言“空悲”,实际上是一种更深沉的悲,是一种潜隐在心底的痛苦。后来,王维经常在辋川一带逍遥吟诵,但始终无法消释这种沉郁而又幽愤的心情。
相关阅读
1 关于王维的诗《西施咏》翻译赏析
《西施咏》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 【查看全文】
2 王维 书事《书事》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书事》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 【查看全文】
3 汉江临眺 王维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chǔsisānxiānɡjiē,jīnɡmnjiǔpitōnɡ. 楚 塞 三 湘 接 ,荆 门 九 【查看全文】
4 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 【查看全文】
5 《秋夜曲》王维古诗赏析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解 1、桂魄:月的别称。 译文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 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更深夜阑还在殷 【查看全文】
6 王维 送别《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