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唐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6-09-07 00:00

  《送沈子福之江东》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唐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诗鉴赏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

  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心情尤为抑郁。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

  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罟师荡桨”句再添一笔:

  连渔人也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诗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今人刘拜山云:“行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往。烘染无痕,妙不着力。”(《千首唐人绝句》。

  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了。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人钟惺《唐诗归》评说:“相送之情,随春色所至,何其浓至!末两语情中生景,幻甚。”可谓深得其妙。

  钟惺所指出的这种以情中所生出之幻象、幻境抒写离别的手法,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北宋诗人郑文宝的诗句“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 都明显地受到王维这首诗的启发。


相关阅读
1 王维《山居秋暝》注释、译文及赏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山居秋暝⑴ 【查看全文】

2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鉴赏

导语: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 【查看全文】

3 王维《酬张少府》全诗翻译赏析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解释: 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自己 【查看全文】

4 王维《使至塞上》诗赏析新解

《使至塞上》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噶如何赏析该诗呢?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查看全文】

5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杂谈

〖心弦随自然而律动──写景作文方法刍议〗 景物的哲理意味自然景物的某些现象,总是让人产生诸多的联想,看到江水的流逝,即想到人生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看到江水的源源 【查看全文】

6 王维诗《送别》鉴赏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