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他有许多诗句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的推崇。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是一个紧密的整体,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一句寻常的劝酒词,实际上却饱含着浓烈的惜别之情。而在其中蕴藏着的惜别挚深的不舍之情,使它适合于大多数的离别场合。那么,它成为传唱最久的歌曲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既体现了游子身处异乡,一个人漂泊无依的孤苦生活,又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意。“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让多少远离故土的游子落下了眼泪,让他们在心中震颤不已。所以,它成为千古名句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描述的是诗人独自漫步,刻画的是一个隐士的形象,表达的是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将一副有流水、白云和隐士的画卷清溪地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诗人没有刻意地寻幽探秘,却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美丽。
王维的诗句经过了千年的考验,流传至今。而且他的诗句中蕴含着开阔的意境和高超的技巧,是极其珍贵的艺术珍品。
辛夷坞 王维
《辛夷坞》是王维的《辋川集》中的一首诗,表达的是王维对所处时代的一种寂寞感。《诗法易简录》评价它:“幽淡已极,却饶远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王维的这首《辛夷坞》吧。
这首诗虽然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在将辛夷花的美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同时,又体现出了一种孤寂而又落寞的境况。这首诗描写了辛夷花从花开到花落时的过程,诗人不着痕迹地用环境描写来对花开和花落进行转换,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深深蕴藏的,对当时时代环境的一种寂寞感。《辛夷坞》全文如下: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奸臣当道,朝政昏暗,社会矛盾加剧之时。王维当时虽然仍然在做官,但是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对社会现实十分不满。他向往归隐的生活,但是又对禄位有所留恋,不能决绝地离开,于是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辛夷坞》就是在这个时候所写的。
诗人先写了辛夷花蓬勃的生机,怒放的花朵显示着一派美好的春色。
之后,诗人描写了空寂的环境,辛夷花独自绽放在渺无人迹的深山之中,哪怕最后凋零也无人感到惋惜和遗憾,这实际上是诗人因当时社会现实而感到孤寂。同时,诗人又以一种禅心来看到这种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使人仍然可以在空寂、冷清中感受到生机。
青溪 王维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他的山水诗以开阔的胸怀和细腻的审美,描写了优美的自然风景,体现了悠闲的隐居生活,《清溪》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清溪》吧。
《清溪》是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王维精通于作画,他善于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将画与诗完美结合。在这首诗中,诗人将一条景色优美的清溪展现于众人的眼前,描绘出了清溪在流经不同地点时,各种不同的画面。同时,王维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在他的诗中,除了有着层次丰富,远近相宜的画卷外,还有着一层动感和音乐之美,五、六两句诗形成了动与静的鲜明而又强烈的对比。而这首诗的最后四句诗,则体现了当时诗人闲适的心态,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合起来,意味深远。《清溪》原文如下: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人晚年隐居于辋川,无心于仕途,只是过着优游的生活,这首诗就是诗人隐居之时所作。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副优美而富有层次的画卷,动静相兼,声色俱佳。其诗风清新自然,神韵淡远,诗人又将自己的情感与景色相融合,意蕴深远,韵味无穷。
归嵩山作 王维
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他在山水田园诗、律诗和边塞诗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成就。《归嵩山作》就是王维的一首律诗。接下来,让我们来赏析一下王维的这首《归嵩山作》吧。
这首诗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而亲切。尤其是颔联和颈联将诗人的情感与沿途所见之景结合起来,使其感情更加充沛而浓郁,意味更加深远。《归嵩山作》全文如下: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是王维辞官归隐嵩山之时所作,通过对沿途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当时闲适淡泊的心情。这首诗的首联,写的是其出发时的景象;颔联通过写水流和禽鸟,来表达诗人当时的悠然与自得,就如同禽鸟到了晚上就知道要归巢一样,诗人也要归隐于山中。颈联描写的是荒城古渡与落日秋山,诗人在情感上也发生了变化,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尾联则指出了诗人归隐的目的地。
整首诗的层次非常鲜明,在诗人的笔下,可以看到沿途风景的变化,以及诗人情感的起伏:从一开始的从容到悲伤苦闷,最后又回到了闲适宁静。这体现了诗人情感上的矛盾,他既向往归隐的田园生活,却又对现实感到愤恨不平和无可奈何。这首诗在整体上的心境还是偏向于闲适的,体现的也是诗人的淡泊宁远的状态。
杂诗 王维
《杂诗(其二)》又称为《《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所作的组诗《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也是王维诗作中的代表作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这首诗时一首五言诗,诗歌的前半部分是在询问来自家乡的有人,而后半部分则仅仅是问自家窗前的梅花是否已经开花了,让人非常意外,因为这看起来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实际上,梅花其实已经成为了诗人家乡的象征,人们思乡往往是从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来体现的,也许在这株梅花上曾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所以,这株梅花已经不单单是一株植物,还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寄托。《杂诗·其二》原文如下:
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离开自己的家乡十多年了。诗人长久地身处异乡,对自己家乡的思念本就十分浓烈。在偶然之间遇到了故乡的人,难免会很激动,思乡的感情也会加倍。
在这首诗中,语言很朴素,但是感情却很浓烈。像这种看似质朴实则韵味深远的佳作,表面上似乎没有运用到任何的技巧,实际上则不然。这首诗中,蕴含着诗人对故乡以及故乡的人和物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但诗人却能化繁为简,空灵流动,使整首诗的含义更加浓郁和深远。
相关阅读
1 王维《出塞作》写作背景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以下是王维写景的一首七言诗词, 【查看全文】
2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赏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 【查看全文】
3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古诗诵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学目标: 1. 读准“茱 【查看全文】
4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全诗鉴赏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 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 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 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 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 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 音 【查看全文】
5 王维诗词的空静之美王维擅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他的诗歌创作,受隐逸之风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较大,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神会于物,超入禅境,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 【查看全文】
6 王维的诗《辛夷坞》《辛夷坞》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鉴赏: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