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
①文翁:汉景帝时为郡太守,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杜鹃:布谷鸟。
树杪:树梢。
输:交纳。
讼:讼争。
翻:迅速彻底。
倚:依赖。
①梓州:李使君将要赴任之地,是四川少数民族聚居之地。②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
1.该诗首联在写法上有何特点?(2分)
2.这首送别诗的意旨是惜别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3这首诗的首联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景的?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概括。(3分)
4.这首诗是唐人送别诗中的佳作,造意新奇。请简要概括诗意,并分析“新奇”之处。(3分)
参考答案:
1.(示例)
①虚写(想象):没有实写眼前送别之地的景物,而是虚写李使君将要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
②互文见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气象阔大。
③视听结合: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
2.(示例)不是。这首诗的意旨是劝勉。诗人希望李使君效法文翁,革新教化,恪尽职守,有所作为;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无所作为,枉费梓州环境之美、民风之淳。
3.动和静;视觉和听觉(1分,答对其中一个就给分)突出表现了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2分,答“万壑千山,古木参天,杜鹃响遍,呈现出磅礴壮阔的意境”等意思差不多也可以给满分)
4.表达作者在离别之际对朋友的殷切期望之情。(1分)这首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1分)全诗写送别,但除标题外,诗中无一字直言送别情事。(1分)
赏析: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诗。诗人想象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此诗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运用夸张手法加以描写,气象壮观开阔。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送梓州李使君》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看,它的艺术构思新颖奇特。诗中没有一句涉及送别之时、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绘巴蜀的山水、风情和民事。然而读后深思,就会发觉此诗紧紧围绕李氏即将赴任的梓州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全诗融注着诗人对李氏欣羡、期望、劝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会贯通,结构谨严缜密。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君的话更显得切实而不空洞。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诗写送别,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语,却有对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格调高远,爽利明快,在唐人送别诗中,堪称是一首构思别开生面、思想境界高远、读后令人振奋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洛阳女儿行》赏析
《洛阳女儿行》 作者: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 【查看全文】
2 王维一首诗竟改变了一女人的命运莫以今日宠, 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 这首诗题作《息夫人》,唐代着名诗人王维所作。 息夫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长得美丽,绝色倾城,又称桃花夫 【查看全文】
3 王维《过香积寺》赏析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韵译】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入山数里, 【查看全文】
4 王维 送邢桂州《送邢桂州》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送邢桂州》赏析: 首句 【查看全文】
5 《谓城曲》王维全诗赏析《渭城曲》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 【查看全文】
6 王维渭城曲原文及翻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渭城曲》。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