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维》原诗以及鉴赏

发布时间:2017-11-26 00:00

  【《留别王维》原诗】

  作者:孟浩然

  寂寂①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留别王维》重点字词解析】

  ①寂寂:落寞。②空自:独自。③寻芳草:比喻追求理想境界。④违;分离。⑤当路;当权者。@假:宽容。

  【《留别王维》赏析鉴赏】

  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

  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又有谁来理睬,又有谁来陪伴?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他考虑到返回故乡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试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来自《离骚》,王逸认为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理想。“欲寻芳草去一,表明他又考虑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宇,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从这个思想活动里,却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更表明了他们友情的珍贵。

  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相关阅读
1 王维《杂诗》对比赏析及参考答案

两首《杂诗》 王维 (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这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写作角 【查看全文】

2 王维《陇头吟》

《陇头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 【查看全文】

3 谁怜越女颜如玉王维诗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没有人会怜惜貌美如花的越女,只因为身份低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唐】王维《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 【查看全文】

4 王维《漆园》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王维《漆园》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漆园① 王维 古人非傲吏, 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 婆娑②数株树。 注①漆园,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干,,反而对使者说: 【查看全文】

5 王维《送钱少府还蓝田》诗歌鉴赏

《送钱少府还蓝田》原文 送钱少府还蓝田 作者:唐·王维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送钱少府还 【查看全文】

6 王维的山水诗有哪些

王维是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关于王维的山水诗大家会背诵吗?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