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写给孟浩然的诗是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王维写给孟浩然的诗是什么?
王维没有给孟浩然写过诗
孟浩然写给王维的诗
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唐代: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译文
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
我想寻找幽静山林隐去,又可惜要与老朋友分离。
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间实在稀微。
只应该守寂寞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隔离。
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没有人来理睬,更没有人来陪伴。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来自《离骚》,王逸认为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理想。“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又考虑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
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就是由于这两句,使得全诗才具有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气氛。真挚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是颇能感动读者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类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鸣。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归隐的坚决。“只应”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来归隐是唯一应该走的道路。也就是说,赴都应举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误会,所以决然地“还掩故园扉”了。
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相关阅读
1 大诗人王维对素食的看法
王维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字摩诘,他才华卓异,九岁知属辞,十九岁举解头,二十一岁进士擢第,一生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绝妙诗句,其中如《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查看全文】
2 山居秋暝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日落,夜晚。夜色。 2.空山:幽静的山 【查看全文】
3 《使至塞上》王维《使至塞上》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唐诗赏析: 单车欲问边 【查看全文】
4 王维《竹里馆》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文解释: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拨弄着琴弦,又一声声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我的行踪,只有皎 【查看全文】
5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诗以其恒久的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在唐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在 【查看全文】
6 王维鸟鸣涧原文及翻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王维的《鸟鸣涧》。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