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颀》 作品介绍
《赠李颀》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13首。这首诗对于世人受口腹之欲的盲目驱使,不惜杀生害命,迭相吞食的不幸事实表示了深切的悲悯。
《赠李颀》 原文
赠李颀
作者:唐·王维
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
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
王母翳华芝,望尔昆仑侧。
文螭从赤豹,万里方一息。
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赠李颀》 注释
①李顽: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②饵:食。丹砂:指丹药。
③生羽翼:谓成仙。曹丕《折杨柳行》:“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
④王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居于昆仑山。翳华芝:谓以华盖自蔽。
⑤文螭:有花纹的螭。螭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从赤豹:谓后有赤豹相随。《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
《赠李颀》 翻译
听说您常吃丹药,有着很不错的气色啊,就是不知道你从现在开始,什么时候能长出翅膀呢?王母娘娘收起了灵芝,在昆仑山那头盼你过去呀。有文彩的螭龙跟随着赤毛黑斑的赤豹,那些仙兽啊,走上万里才会停一下。世间的人们都却甘愿去享受这些荤腥的食物,真是可悲啊。
《赠李颀》 赏析
这首诗对于世人受口腹之欲的盲目驱使,不惜杀生害命,迭相吞食的不幸事实表示了深切的悲悯。
《赠李颀》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赠李颀》 繁体对照
贈李颀
作者:唐·王維
聞君餌丹砂,甚有好顔色。
不知從今去,幾時生羽翼。
王母翳華芝,望爾昆侖側。
文螭從赤豹,萬裏方壹息。
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相关阅读
1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
《登河北城楼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登河北城楼作》赏 【查看全文】
2 王维鸟鸣涧原文及赏析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鸟鸣涧》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 【查看全文】
3 王维《新晴野望》句解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 【查看全文】
4 欣赏一下王维的“归嵩山作”《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解: 1、闲闲:从容貌。 2、迢递:远貌。 3、且闭 【查看全文】
5 王维悲剧之路小时了了终不了 不少文人都是从神童开始人生,他也不例外。 六岁已会写诗作文,文思流畅、毫无滞碍、颇有气势;九岁时就读颜师古作注的《汉书》,写了指出书中错误的《指瑕》。 【查看全文】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诗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