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横吹曲辞·出塞 唐 · 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九日送别 唐 ·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凉州词 唐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送别 唐 ·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宴词 唐 ·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作者简介】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登鹳雀楼》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1]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关阅读
1 登鹳雀楼教案中班
幼儿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初步理解古诗内容,并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 设计意图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大班的幼儿已经 【查看全文】
2 鉴赏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作品介绍】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 【查看全文】
3 王之涣是什么朝代的著名的诗人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呢?王之涣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非常的有才华,并且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今天,小编为大家解答王之涣是什么朝代的,欢迎大家阅读! 王之 【查看全文】
4 《登鹳雀楼》王之涣鉴赏导语:《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 【查看全文】
5 《登鹳雀楼》王之涣原文鉴赏导语: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登鹳雀楼》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 【查看全文】
6 《登黄鹤楼》赏析 王之涣诗人受大自然的启发以及震撼,描绘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全诗如下: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