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发明锅炮鱼

发布时间:2015-12-22 00:00

  唐朝开元末年三十晚上,王之涣在文安城内闲逛,只见家家挂红灯,放鞭炮,唯独一家没有动静,便推门进去。

  这是两间又黑又矮的小房,屋炕上摆着个火盆,老两口正围着火盆烧鱼吃,见有人进来,便急忙让座。王之涣问:“老人家,人家都热热闹闹的过年,你家怎么这么冷清啊?

  “我家以打鱼为生,这几天鱼卖不出去,只好烧鱼充饥,吃不上饺子啦!”老汉答道。

  这时,火上的鱼烧熟了,老汉非让王之涣尝尝不可。王之涣拿起一条烤鱼就吃,觉得虽然有点儿腥,但味道还可以,便笑着说:“老人家,这鱼味道还行,只是烟熏火燎,炙糊了。如果把鱼放到锅上炮(音:包),再加点儿佐料,那就更好吃了。”

  老汉一听,觉得在理,马上让老伴拿来小锅,放在火盆上炮起鱼来,放上油、盐、花椒、大料,炮出来的鱼果然又好吃又好看。

  王之涣看这老两口十分可怜,想周济他们,便说:“老人家,你们这两天多炮点鱼,过了初五,必然有人来买,你要1两银子1斤,少了别卖。”

  老汉说:“客官,1两银子10斤都没人要…….”

  王之涣说:“你就听我的,马上准备吧!”

  王之涣回到县衙,想出一条计策。初五这天,邀集全县大户来他家做客。

  客人们都到了,王之涣和李氏忙个不停。快散席时,王之涣让李氏端来一盘儿锅炮鱼,对大家说:“各位弟兄,不才今日十分高兴,亲手做了一道菜,为大家助兴!”

  大户们听说王县尉做的菜,来了兴致,纷纷举筷品尝,这个说:“好吃。”那个说:“长这么大,头一回吃这么香的鱼!”

  王之涣笑着说:“既然好吃,那就请各位到南街转角房子去买,那老两口是我的朋友,专做锅炮鱼,比我做的强得多。各位都买点带回去,让家人也尝尝。”

  席散了,大户们都到南街买鱼。一打听,真贵;可县官的话焉能不听,便纷纷买回家去。

  百姓们见大户买,也跟着买。不久,老汉就富裕了。此后,老汉不断琢磨新方法,加进新佐料,锅炮鱼的色、香、味越来越好。

  后来,锅炮鱼成了文安远近闻名的特产,代代相传。


相关阅读
1 王之涣写登鹳雀楼背景

王之涣写登鹳雀楼背景是什么呢?在诗人王之涣35岁的时候写下了家喻户晓的诗句《登鹳雀楼》,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王之涣博大的胸襟。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王之涣写登 【查看全文】

2 诗人王之涣的诗集

王之涣,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 【查看全文】

3 王之涣的诗句有哪些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王之涣的诗句,欢迎阅读。 1、《登鹳 【查看全文】

4 凉州词王之涣注释

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王之涣的凉州词注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学习和掌握凉州词二首。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 【查看全文】

5 登鹳雀楼王之涣翻译

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翻译是什么呢?《登鹳雀楼》抒发了作者王之涣心中不凡的胸襟抱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登鹳雀楼翻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 【查看全文】

6 王之涣代表作品

唐代著名的诗人王之涣代表作品是什么诗作呢?下面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王之涣的代表作《登鹳雀楼》、《送别》、《凉州词二首》。 王之涣的诗,今存仅有六首,载于 《全唐诗》卷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