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不但诗写得好,他在文安县做官时还颇能断案。
30多岁的民妇刘月娥哭诉:“公婆去世得早,丈夫长年在外经商,家中只有我和小姑相伴生活。昨晚,我去邻居家推磨,小姑在家缝补。我推磨回来刚进门,就听到小姑喊救命,我急忙向屋里跑,在屋门口撞上一个男人。于是我和他厮打起来,并抓了他几下,但我不是他的对手,让他跑掉了。进屋举灯一看,小姑胸口扎着一把剪刀,已经断气了。”
王之涣问:“那人长得什么样子?”
刘月娥说:“天很黑,没看清模样,只知道他身高力大,上身光着。”
“当时你家院里还有别人吗?”王之涣又问。
“除了黄狗,家里没有喘气的了。”刘月娥答道。
“你家养了狗?”
“已经养3年了。”
“那天晚上回家,你没听见狗叫吗?”
“没有。”
这天下午,县衙差役在各乡贴出告示,县官明天要在城隍庙审黄狗。
第二天,好奇的人们蜂拥而来,将庙里挤了个水泄不通。王之涣见人进得差不多了,喝令关上庙门,然后命差役先后把小孩、妇女、老头轰出庙去。庙里只剩 100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王之涣命令他们脱掉上衣,面对着墙站好。然后逐一查看,发现一个人的脊背上有两道红印子,经审问,是刘月娥的街坊李二狗,正是他行凶杀人。
究竟王之涣下了一道什么命令,让嫌犯迅速“浮出水面”了呢?
相关阅读
1 王之涣《登鹳雀楼》500字赏析
导语: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登鹳雀楼 【查看全文】
2 王之涣的《凉州词》赏析《凉州词》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赏析】 【查看全文】
3 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分享了王之涣的《凉州词》及鉴赏,欢迎欣赏! 凉州词 【查看全文】
4 王之涣写的诗有哪些王之涣写的诗有哪些呢?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才子,他的文采俱佳,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唐代诗人之一。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写的诗,欢迎阅读! 1、《 【查看全文】
5 王之涣《登鹳雀楼》教案《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经典古诗,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查看全文】
6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