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王之涣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6-06-08 00:00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着名的边塞诗人,曾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相唱和,名动一时。其传世之作仅六首,但都是热情洋溢的佳作,其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等尤为大气磅礴,韵调优美,皆可列入盛唐代表作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登鹳雀楼》王之涣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诗鉴赏

  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站在这座楼台上,前望可看到莽莽的中条山,下瞰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诗人首先运用粗线条大笔勾勒画面,这里,其着眼点不在楼之一隅,而是从远眺及鸟瞰的角度去把握山水楼阁的总体,腾挪跌岩,摹山绘水,让读者从山水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中看到诗人笔力扛鼎、大气磅礴的风发意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给读者展现的是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的壮阔远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立体图画。在这幅图画中,落日飞霞、远山如黛、黄河耀金、大海涌波,都表现了登高远眺的特点。“依”、“流”二字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经过它们的点染,自然景物顿时具备了活泼泼的生命。“依”字一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那种感伤凄凉的语调,展现了落日告别远山时含情脉脉的神态,显示了其充满生命和力量的内质;“ 流”字仿佛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让我们领略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昂扬、壮阔的气势,俯视到喷珠溅玉的惊涛骇浪,甚至可以谛听到奔腾咆哮的黄河的涛声。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运用,更使画面具有了立体的层次感。

  诗的前两句着力渲染登楼所见的山水壮观,绘下了极其壮阔的境界。但是诗人兴犹未尽,他接着用如椽大笔,饱含激情,写下了千古佳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要穷极千里之遥,让全部的山河之美尽入胸怀,就需要不断前进。这虽然写的是当前实感,却已隐约地表现了诗人的胸襟抱负。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后两句既是诗人深邃思想经过感情浓缩后的结晶,又与前面的景物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从而就使全诗的境界大大拓宽,构成一幅表兮独立、逸乎凡响的登楼远眺图。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拘泥于山水楼阁本身的具体形态,而是善于迅捷地抓住山水与鹳雀楼之间最突出的视觉特征,给读者创造一种豪放的眼界开阔感。

  纪游诗难为,而那种奔意气,耸高格的览胜纪游诗为之则更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之绝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意境雄阔,意气风发,咫尺之间而能给人以千里万里之感,读后令人眼界开扩,襟臆浩荡,使人受到鼓舞,从中汲取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登鹳雀楼》的意境雄阔与诗人气吞寰宇的襟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心振奋,使他具有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和恢宏的政治气度。没有吞吐千山万壑于胸间、指挥重峦叠嶂于掌下的大气度,难成大手笔;有了这包举宇内的大气度,诗人才会挥遣自如,神思泉涌。

  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相关阅读
1 诗人王之涣的资料

王之涣非常的有才华,但是由于他才高气盛。而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王之涣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诗人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查看全文】

2 送别王之涣译文

这首王之涣所写的送别小诗《送别》,虽然只是二十字,但是全诗感情真挚,透露着依依惜别的深情。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送别译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送别 作者:王之涣 杨柳东风 【查看全文】

3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两首

王之涣的诗,很多都被教坊乐人入乐歌唱,但是他的诗只有六首流传下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之涣凉州词古诗两首,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凉州词(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查看全文】

4 王之涣《登鹳雀楼》译文评析

导语:诗歌,作为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门艺术,一种美。诗歌翻译,是创造美的艺术,除了语言转换外,更注重传递原诗的意境和韵味。 一、 译事难,译诗更难。因为诗是文学最优美的表 【查看全文】

5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下面来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 【查看全文】

6 王之涣 送别 注释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出自王之涣的古诗《送别》。唐代是诗坛非常的繁荣的时代,而王之涣的《送别》占据重要的位置。 送别 作者: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