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马蔺草与王之涣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在衡水宝云寺宝云塔西南侧有一株马蔺草,相传是唐朝衡水主簿王之涣栽种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依然葱茏茂盛。
唐开元二年,26岁的王之涣以宰相张九龄门人的身份被推荐到冀州衡水县担任主簿。临别,王之涣见相爷府前有墩马蔺草,触景生情,遂向相爷请求:此草不贪肥水,千载永绿。相爷既然信任我,学生也一定要像这无所贪图的马蔺草那样,在仕途上,不怕风霜,永保清正廉明本色。张九龄非常赞赏弟子用心,赏了他几株带到任上。当年,衡水县城就在现在的旧城村,于是他把这几株马蔺草栽于宝云塔旁,立志在任上不贪肥水。马蔺草属兰科,又叫“千年不死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如今这里已经成为AA级旅游景点,马蔺草也被写入导游词,听到这美妙的传说,游人到寺中游玩免不了要摸一摸它,聆听着廉吏王之涣那洁身自好的传说。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今山西绛县。王之涣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他与著名边塞诗人高适、“诗家天子”王昌龄齐名,并经常在一起唱和,其诗作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那脍炙人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当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拒腐自傲,不愿为了衡水主簿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度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王之涣确实没有辜负恩师的栽培,在衡水主簿任上清正廉明,深得老百姓爱戴。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应是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了17岁。县令的千金,嫁给已婚的小小县尉,这一定是父女都为王之涣的才华和人品所倾倒。唐代人靳能在王之涣墓志铭中称他“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
相关阅读
1 小学《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关于《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要如何写呢?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 【查看全文】
2 王之涣一生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王之涣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如此名流,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幸 【查看全文】
3 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凉州词是王之涣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查看全文】
4 凉州词 王之涣 诗句《凉州词》是王之涣所写的诗句,著名的诗人王之涣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创作了许多的佳作,让人们非常的喜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王之涣的《凉州词》,希望能够 【查看全文】
5 诗人王之涣的资料王之涣非常的有才华,但是由于他才高气盛。而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王之涣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诗人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查看全文】
6 凉州词王之涣原文导语:《凉州词》原文是怎样的呢?《凉州词》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是诗人王之涣所创作的家喻户晓的边塞诗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凉州词》,欢迎阅读! 凉州词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