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王之涣《凉州词》注音版是怎样的呢?王之涣《凉州词》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反映了边疆战士的悲壮的情感,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凉州词》
huánghéyuǎnshàngbáiyúnjiān
黄河远上白云间,
yīpiàngūchéngwànrènshān
一片孤城万仞山。
qiāngdíhéxūyuànyángliǚ
羌笛何须怨杨柳,
chūnfēngbùdùyùménguān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诗文解释】
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凉州词【词语注释】
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凉州词【诗文赏析】
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诗人,与王昌龄、高适等经常一起唱和。他的诗,很多都被教坊乐人入乐歌唱。可惜他一生仕途蹭蹬,诗也只有六首流传下来。但是,就是这六首之中,就有两首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一首,就是这首《凉州词》;一首,是《登鹳雀楼》。
《凉州词》本是乐曲名。唐代“胡部”中的大曲多以州名,如《凉州》《伊州》《甘州》《渭州》《熙州》《石州》《陆州》等。《凉州词》大概是最著名的,以此为题的诗也不少,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算得上是最好的之一。
这首诗仅仅在描写边塞风光,但是却有着言外之意。
大漠的景色是壮观的,远远望去,奔腾的黄河就像在白云之上、白云之间穿流。一座孤零零的城池,矗立在一座座万仞之高的群山之中。如此景象,雄壮苍凉,令人心雄万夫,豪气干云。
然而这里又是那样的艰苦,那样的荒凉。天苍苍,野茫茫,悠悠羌管,吹奏着《杨柳怨》,好像在怨恨,春风从来就没有到过这里,被玉门关阻挡在关外了。
读者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了。如果这仅仅是一座孤城,甚至一座死城,苍凉荒芜又与我们何干?但是,这里却驻扎着戍边的将士,这里在进行着殊死的战争。“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相关阅读
1 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
凉州词是王之涣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查看全文】
2 王之涣的小故事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中国人,都会了词作《凉州词》的作家王之涣。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王之涣的小故事:王之涣旗亭画壁 一天,冬云低压,雪花纷飞。 【查看全文】
3 登黄鹤楼王之涣全诗《登鹳雀楼》是唐朝文学家王之涣所写,为著名的诗作之一,表达诗人王之涣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的精神。 《登鹳雀楼》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查看全文】
4 王之涣《凉州词》诗歌赏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 【查看全文】
5 王之涣的故事简介《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 【查看全文】
6 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畅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宏伟的鹳雀楼和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