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之涣诗句赏析

发布时间:2016-12-03 00:00

  一首《出塞》诗篇道出无数边疆战士的心声,也表达了诗人王之涣对边疆战士们的同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的出塞诗句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出塞》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出塞》又题作《凉州曲》。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在地。这首诗像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感受西北边疆的阔美。

  诗的前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起得突兀,接得有力。使人立即想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奔涌的黄河与浮动的白云相映衬,此时的诗人全神贯注,感受到的是空旷但绝没有寂寞的美景享受。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目光稍移,诗人看到的是天地间其他的景物。“一片孤城万仞山”。城是“孤”的,是“一片”,山是险的,高达万仞。山的高,则更显出城的小,“山”与“城”的对比,更显现出了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

  后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谓你们何必借《折杨柳》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凉与寒冷和征人的怨情,情调由豪壮转为忧伤。但是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凉与寒冷,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戌守边疆将士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戌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并且情景交融,运用暗喻的手法委婉地批判了当朝统治者,也表达了诗人对戌边士兵的同情。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作品简介】:

  《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关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相关阅读
1 唐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导语:《登鹳雀楼》是一首登高望远诗,为著名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登鹳雀楼》中的两联皆用对仗,展现的黄河雄伟壮观的景象。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登鹳雀楼,欢迎阅读! 登鹳雀楼 【查看全文】

2 王之涣的诗 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凉州词》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 凉州词二首⑴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⑵,一片孤城万仞山⑶。 羌笛何须怨杨柳 【查看全文】

3 登鹳雀楼教案小班

登鹳雀楼教案要如何写呢?有什么好的教案可以借鉴的?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2、学习吟唱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PPT、Flash 活动重点 【查看全文】

4 凉州词 王之涣 诗意

这是一首含蓄深永的诗,那么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王之涣的这首古诗-《凉州词 》。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查看全文】

5 《登鹳雀楼》古诗教案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畅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关于《登鹳雀楼》古诗教案要怎么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初步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图 【查看全文】

6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赏析

《凉州词》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赏析,欢迎阅读。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