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登鹤雀楼》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登鹤雀楼》练习题有哪些呢?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因常有鹳雀栖息在上,因此叫鹳雀楼。楼有三层,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为登临胜地。后被河水冲毁,现又重修。②依:依着,靠着。③尽:沉没,消失。④穷:尽,达到极点。⑤更:再。
【赏析一】
这首诗描写的意境非常开阔。诗的前两句,写了所见景色:一轮红日依傍着连绵的群山西沉了,汹涌澎湃的黄河从西而来,又向东海滚滚流去,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接着诗人展开想象,要想看到的更远的景物,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这两句写登楼所引起的联想,包含很深的哲理,它启示人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不断攀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赏析二】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考点针对训练】
一、变色龙。(多音字注音组词)
尽
更
二、咬文嚼字。(解释下列词语)
1.白日:______ 2.千里目: ______
3.穷:______
三、名句赏析。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_____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古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另两句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阅读
1 登鹳雀楼讲解 王之涣
王之涣是一位非常有才气的诗人,他创作的《登鹳雀楼》成为流芳千古的名篇,而诗作中寓寄哲理非常的深沉。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查看全文】
2 王之涣宴词翻译及赏析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悠悠,和漳河一 【查看全文】
3 王之涣的凉州词的诗意王之涣是唐朝的著名边塞诗人,凉州词是其代表作,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王之涣的凉州词的诗意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查看全文】
4 凉州词 王之涣全诗赏析《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什么景色呢?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 【查看全文】
5 登黄鹤楼王之涣拼音《登鹤雀楼》不仅仅把祖国的美好山河描绘出来,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为著名的诗人王勃所作。 登鹤雀楼 bi r yī shān j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ng h r hǎi li 黄 河 入 海 流 。 y qin 【查看全文】
6 古诗登鹳雀楼的教案《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2、学习吟唱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PPT、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