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凉州词二首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原文
凉州词二首⑴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⑵,一片孤城万仞山⑶。
羌笛何须怨杨柳⑷,春风不度玉门关⑸。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⑹,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⑺。
词句注释
⑴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⑷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⑸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⑹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⑺来:语助词,无义。
相关阅读
1 凉州词作者王之涣的古诗
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是一种歌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凉州词作者王之涣的古诗,欢迎大家前来查阅。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查看全文】
2 《登鹳雀楼》教案 优秀篇《登鹳雀楼》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 【查看全文】
3 幼儿教案古诗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是一首即景生情的诗,关于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要如何写? 设计意图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大班的幼 【查看全文】
4 凉州词唐王之涣的古诗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诗人,与王昌龄、高适等经常一起唱和。他的诗,很多都被教坊乐人入乐歌唱,那来看看他的凉州词吧,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凉州词唐王之涣的古诗,欢迎参 【查看全文】
5 王之涣是哪里人导语:唐代的边塞诗作中,诗人王之涣的边塞诗非常的出名,那么,诗人王之涣是哪里人呢?今天,小编为大家解答王之涣是哪里人,欢迎大家阅读 王之涣是哪里人 王之涣(688年742年), 【查看全文】
6 凉州词 王之涣鉴赏《凉州词二首》是王之涣描写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的著名的边塞诗,也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凉州词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