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王之涣的凉州词古诗,欢迎参考借鉴。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解读翻译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
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全诗苍凉悲怆(chuàng),深沉含蓄,打动人心。
相关阅读
1 盛唐气象与王之涣
王之涣,唐朝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历史在发展,盛唐离我们已经相当遥远了。那时还不具备拍摄纪录片等条件,因此我们现在要重睹盛 【查看全文】
2 登黄鹤楼 王之涣2年级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非常的有名,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作。欢迎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古诗全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查看全文】
3 凉州词二首 王之涣这首诗反映了唐朝的强大,诗人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也表达诗人爱国的情怀。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 【查看全文】
4 凉州词其一王之涣导语:王之涣的个性豪放不羁,所以他的诗歌展现了豪放派的风格,并且他善于描写边塞风光。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欢迎阅读!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唐) 黄 【查看全文】
5 王之涣《凉州词》翻译赏析导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之涣《凉州词》翻译见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 1、 【查看全文】
6 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赏析王之涣的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凉州词二首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查看全文】